我们在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对永久占用林地的行为深恶痛绝,铁腕打击,因为永久占用林地对森林资源的伤害是难以逆转的,等于掘掉森林生长的根基,断了森林资源生长的后路,使得森林资源彻底丧失恢复的可能,正如古话所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耕地亦如此!
遏制永久占用耕地是保护耕地的重中之重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难免造成大量占用耕地,而且是永久占用,这给我们切实保护耕地带来困惑。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人类发展必然经历的历程,不可避免,但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在确实需要占用的前提下必须采取占多少补多少,以确保耕地的总量不减少。特别是乡镇及中心村建设规划,应该尽可能选址合适的区域,规避永久占用耕地。
防止耕地荒芜是保护耕地的必要手段
农村的土地荒芜也是耕地缩水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山区,一些偏远的耕地一旦荒芜,草灌就会生长茂盛,首先长出茅草,逐渐长出小灌木,最后生长出参天大树形成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肥力下降,失去耕种功能,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因此保护耕地还需要防止耕地荒芜,通过提高种粮补贴,连续有荒芜现象的集体收回等措施加以控制,才能行之有效地保护耕地,减少耕地的荒芜。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
“一户一田”的政策一经提出便得到很多农民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在南方,很多耕地到户以后都被分割成小块状,不仅交通不方便,不利于机器耕作,灌溉也极不方便,而且田埂地坝多,使得耕地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耕地种植效益的发挥。如果农村真的实行“一户一田”,地方政府投资整合耕地,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交通和灌溉条件,不仅能够增加耕地面积,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收益,将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综上所述,保护耕地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不仅要严格控制永久占性用耕地,还要有效防止耕地荒芜,同时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合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效益,激发农民耕种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耕地荒芜、丧失、占用的可能性,切实保护耕地。
期待每一个人都牢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不仅要说到,还要做到!
收藏
举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