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是广西的“金字招牌”
但“金字招牌”并不等同于“金质招牌”
生态环境有其脆弱性
一旦砸坏了,很难复原
对于保护生态这件事
广西一直很重视
聚焦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提升工程,积极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海洋生态修复,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绿色矿山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启动实施了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等,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确保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今天(11月27日)上午10时,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实施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新闻发布会,交出一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成绩单”。
发布会现场
一些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优化了广西的生态环境
01
重点打造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该项目为2017年12月批准的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左右江流域位于广西西南部,包括左江流域和右江流域,工程涉及主要城市为崇左市和百色市的全部区域,以及南宁的3个区县,项目区域国土面积5.83万平方千米。
该项目包括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土地整治和土壤改良、石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五大类共308个子项目,总投资额125.56亿元。
截至2019年10月底,308个项目中,有270个已立项,开工建设213个,开工率69.16%,52个项目已完成验收,完成投资51.92亿元;119个奖补资金项目,已开工项目60个,奖补资金项目开工率50.42%,完成投资3.33亿元。目前,项目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宁·宜居乡村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二期工程、百色市田阳县巴某-露美-桥马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产业建设工程和崇左市水系生态修复等典型项目。
左江风景。来源:广西新闻网
02
将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
纳入自治区重大工程建设规划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桂林山水之魂,是美丽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珠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工程包括漓江综合治理、漓江生态保护、漓江生态修复、城市生态提升、产业生态提升及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重点支撑工程六大类工程项目,由147个子项目组成,预算总投资918.8亿元。
目前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2019年10月,桂林市已开工各类工程项目101个,包括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景观修复、漓江风景名胜区城市段岸线及洲岛湿地生态修复、桂林市琴潭千亩荷塘湿地保护、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叠彩区大河乡漓江沿线村庄改造工程、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等。2019年1-10月,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4.38亿元,其中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共11.3亿元。
桂林漓江江面上游船穿梭不停。广西日报记者 邓华 摄
03
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2016年防城港市、2019年北海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方案分别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其中防城港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共6个,项目总投资8.23亿元,包括中央支持资金3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57亿元,企业或社会资金3.66亿元;目前已有2个项目竣工、4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计划今年底基本完工。2019年北海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包括北海银滩中区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2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87亿元,包括中央支持资金2.22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65万元,目前2个项目均正在实施之中,计划2020年底完成。
防城港市和北海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8个工程项目,计划整治修复海湾岸线393千米,修复湿地面积6850公顷,整治修复海岛面积11.2公顷。
北海银滩。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2019年6月28日,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桂林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方案(2019-2025年)》,请问如何保障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答:自治区和桂林市将把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建设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集中资金和政策支持,从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工程建设。
一是自治区统筹部署推进各项工作。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工作,2019年7月成立了漓江南流江九洲江钦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指挥部,并将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列为2019年自治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自治区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统筹部署漓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自治区各部门和桂林市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对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给予倾斜支持。今年1-10月,工程完成投资24.38亿元,其中统筹安排财政资金11.3亿元。
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国家各部委专项资金支持漓江生态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转型,积极推动将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及子规划,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补偿、民生补助、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管理能力提升。统筹安排政府专项债券,倾斜支持漓江生态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将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动态调整机制,先行在漓江开展试点。大力推动建立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
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政府投资支持方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用于漓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生态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漓江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优先将条件成熟的重点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问: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的实施,对广西左右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有哪些提升?
答:广西左右江流域百色崇左南宁革命老区兴边富民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将有效保护桂西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遏制水土流失、修复损毁土地、减少减轻自然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生态效益,有效改善广西及西南丘陵山地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一是保障饮用水安全。通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实施,将保障区域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当地居民饮用水水质。二是优化城乡环境。通过流域环境治理工程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保障区域内的中越边境地区和城乡环境得到整治和提升,河流环境得到改善,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处置,进一步优化区域城乡生态环境。三是实施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程,提升区域的基层环保监测能力。四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通过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工程的实施,整治蔗区耕地28333公顷;整治土地面积6297公顷,实施后预计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304公顷,提质改造耕地面积4567公顷,通过推广种植绿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消纳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整体提高项目区的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五是改善矿山生态环境。通过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的实施,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整治矿山地形地貌,治理矿山废水,恢复矿山生态。
问:请介绍2020年广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计划?
答:2020年,我区将在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础调查、诊断区域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并完成全区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目标,以流域或行政区为范围,以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空间优化为目标导向,确定全区生态修复工作的战略目标、空间布局、重大工程、政策措施,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全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全局。
二是全力推进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北海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按计划在2020年底前完成相关绩效目标,促进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逐步恢复海岛海域自然岸线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功能。
三是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重点推进巴马盘阳河流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开展以乡镇为单元整村推进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2020年计划实施20个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建成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居民适度集中居住、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农村国土空间新格局,形成一批生态产品,助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
让八桂大地蓝天常驻
青山常在、碧水常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