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2月24日讯 林业生产季节强,错过一季荒一年。当前正值播种、育苗、造林和部分森林蔬菜收获的高峰期,各项工作都要陆续展开。疫情防控也到了最吃紧的关头。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作为林业科研国家队,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中国林科院要求,结合杭州地区数字抗“疫”举措,按照“从严控制,逐步返岗,严谨务实,视情调整”的原则,采取多种手段,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稳抓生产复工,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超前谋划,灵活布局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及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纳入全所年度重点工作,所党政负责人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各部门负责人牵头,党员抗疫先锋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职工共同参与,构建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通过现场办公、小范围会商、视频会议、专人值班、巡查整改等方式,强化防控措施。结合职工每日健康报告及杭州地区“一人一码一通行”数字赋能防疫举措,建立返岗职工“花名册”,及时全面掌握全所职工健康状况及出行动态,实行错峰返岗,轮流上岗、分散办公,真正做到不聚集、不扎堆,扎实推进智控防疫举措落实落地。
两次部署科研工作推进,确保在线办工效率和成效。及时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研工作的通知”,征集科研人员疫情之下如何指导一线林业生产的指导意见,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和社会需求,结合林业科研单位优势,根据生产一线需求,积极通过“线上线下”指导方式,解决疫情防控中林农面临的难题与技术问题。督导各部门做好2020年度工作谋划,为疫情后加快工作进度做好准备;开展“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设计、凝练各类成果总结,用心琢磨“十四五”工作计划,做好中长期规划。
应对急需,线上问诊
农时不等人。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可田里的苗木照常生长着,病虫害会发生,杂交授粉时点不能耽搁,林分生产能力不能受影响……生产前线不断提出问题,亚林所专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专家们虽身“宅”在家,但是心在一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想千方设百计,只为及时灵活布置科研工作。
疫后生产,科技支撑
“抗疫情,稳生产”,科技支撑最重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携手同心,众志成城,疫情迅速蔓延的形势已基本得到遏制,天气转暖,各行各业正在逐步恢复生产。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多“春耕”都耽搁下来,一线企业和林农十分着急。亚林所急林农之所急,发挥单位专业优势,针对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滞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补救技术措施。
为更好指导恢复生产,亚林所科研处牵头,全所科研专家纷纷响应,针对亚热带主要经济树种、用材树种,编制并发布了甜柿、油茶、薄壳山核桃、香椿、木荷、国外松、栎树造林和培育管理方面系列“抗疫情·稳生产”技术措施,指导基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做好复工后造林准备,做好培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为林业生产恢复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林科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