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古董”,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具有难以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近年来,高台县林业和草原局持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古树名木保护长效机制,厚植森林城市创建、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的文化底蕴,让古树名木这一“活文物”根深叶茂,傲然挺立。
调查建档定“身份”。县林草局对全县8株古树、5个古树群落开展调查,建立“一树一档”,记录古树名称、科属、树龄、保护级别、生长环境、人文历史、民间传说等相关信息,复核更新每株古树的树高、胸径、东西南北冠幅、平均冠幅等数据资料,精准定位经纬度,收集古树名木生境、叶、花、果实等不同季节图片资料,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实施古树名木挂牌,每株古树名木都有了“身份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该树详细简介,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人管、管得好。
科学复壮强“养分”。县林草局坚持政府主导、行业牵头、属地管理、责任到人,明确保护责任、巡护制度、养护措施。针对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位置采取“一树一方案”,对古树进行改良土壤、整形修枝抚育、防腐打磨、病虫害防治、垒砌防护墙支撑加固等复壮保护等,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管,建立了“一树一档”电子信息数据库,为今后开展古树名木科学养护、保护管理及长期监测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惩防并举撑“保护伞”。县林草局以“林长制”为抓手,建立古树名木保护长效机制,压实区域管护责任,加大日常巡查巡护力度,加强林政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滥挖、滥卖、非法移栽古树等违法的行为。利用各类宣传活动契机传播古树名木文化,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把古树名木保护与精神文化宣传相融合,形成社会各界保护古树名木的广泛共识,让“活文物”成为子孙后代“记得住的乡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