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盐桦是桦木科,桦木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
产地
新疆北部(阿勒泰县),生于海拔1500米盐碱地。盐桦的分布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地草原区与准噶尔盆地半灌木--小乔木荒漠区之间的过渡地带,生于河流下游附近低洼潮湿的盐碱滩上。
发现史
盐桦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于1955年在当时的阿勒泰县巴里巴盖乡发现并命名。1984年,盐桦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
生态习性
盐桦为中性树种,喜光、喜土壤潮湿,耐盐碱,耐寒,耐大气干旱。在原分布区内,气候较干旱,冬季十分寒冷,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900毫米,年平均温为4℃,极端最低温-50℃,极端最高温37.6℃。
研究表明,幼苗在含盐量为1.74%的土壤里仍能正常生长。
保护级别
盐桦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最高级别是绝灭(EX),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主要价值
盐桦分布范围极为狭小。因其耐盐碱性强,也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的好树种。
物种现状
盐桦原为盐生草类盐桦林的新建群种,后由于辟为农场而被毁灭。仅残存一基部尚能萌生嫩枝的伐桩,亟待抢救与繁殖。
抢救行动
2000年7月,我国著名盐生植物研究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可夫经过调查,和阿勒泰地区林科所及新疆绿源种业公司共同签订了盐桦的发掘、保护和开发研究合同。课题组从阿拉哈克乡盐湖周边湿地移植了30余株盐桦,成功繁殖了2万余株种苗。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