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上海更是打造了“百个景点、百条花道、百里花带”,全市175个主题景点鲜花竞相开放,118条“花道”特色纷呈,高架沿口等“边缘地带”成为彩色空间。
如今,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进博会级”的绿化景观不用再等重要的节庆日,也不用专门跑一趟地标,“家门口”就能见到。
回应市民对高品质环境和生活的强烈需求,上海通过精细化养护或花期调控等措施,打造了100多条花期延长或一年多次开花的“花道”,种植的花卉以月季、紫薇、八仙花、美人梅、海棠等品种为主,尽量满足周边居民“一年多季都能赏花”的愿望。
在泸定路(金沙江路至云岭东路)上,这个春天已经盛开过的月季顶着烈日怒放,让来往的司机和行人惊喜不已。
“5月、7月两次盛花期过后,到了10月还可以再开一次!”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环保绿化首席技师王伟伟表示,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在各个试验路段间奔走,摸索出了一套综合修剪、水肥管理等多方面的方法,让经过养护的月季可以“蓄力”,到下一次花期表现出最佳状态。
进博会后加速建设的口袋公园,也让周边居民获得了“家门口”赏花的幸福。
初夏,公园里的绣球花开得正盛。曾经,金山区石化四村小区的居民想要“就近”去大面积种植绣球花的辰山植物园欣赏花海,至少要换三辆公交,单程不少于两个半小时。3年前,月亮湾花园建成开放。居民惊喜地发现,出小区走200多米,就有规模可观的绣球花景观。
截至2021年底,上海共建成310座口袋公园。进博会举办至今,全市累计新建绿地400余万平方米。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全力推进实施“千园工程”,到2025年,新增约600座公园,全市各类公园超过1000座,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更提高市民的生态获得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