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绿化是指用于绿化环境的花卉植物,包括乔木、花灌木、草本植物、苗木、水生植物和盆栽植物。苗木绿化是人工培育的,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例如高度一致、直径一致、分枝点一致)。通常用于园林绿化、道路绿化、公园绿化、住宅区绿化等自然、生活和公共环境绿化。可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增添鲜艳的色彩,同时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心情愉悦。
1苗木绿化的培育
1.1种植方式的确定在种植苗木绿化时,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它们与建立节约型果园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苗木的种植需要在单位面积内尽可能提高苗木的质量和数量。通过实践可以发现,以下种植方式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和需要:①大垄大株距种植苗木;(2)种植*后,踏踏实实,保证中间低,两边高,这样的目的是为灌溉工作提供方便;(3)灌溉工作完成后,在两侧覆盖*以避免不必要的分水。
1.2确定管理方法。当种植的幼苗发芽长度达到10厘米时,可以开始第一次人工催芽。这种人工催芽需要将除位于中上部的5~6个萌枝以外的枝条全部抹掉,同时你需要进行相应的根外施肥和喷施。在叶面喷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优先选用农药和0.3%的尿素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枝条的生长。7、8月份,当栽植的苗木发芽长度达到60~70cm时,此时即可开始第二次人工整形。第二次塑造的目的是培养树型。所以在绿化的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做出相应的树型,搭配位于不同方向的树枝。在避免重叠或交叉的基础上,选择3~5个相对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进行培育,其余枝条应从基部剪除。实践表明,应用上述管理方法,可在当年秋季完成2年生优质苗木的培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