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生长需要的养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片上,当然还必须是绿叶才行。但有一小部分植物偏偏不走寻常路,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并不是靠叶片,而是靠根系。这不,在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一)正在开花的黄花覆轮蜘蛛兰 Chiloschista viridiflava就是靠根系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兰花。
黄花覆轮蜘蛛兰是兰科异型兰属的一种附生性兰花。该属在兰科家族中算是一个小属,全世界仅有20余个原生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该属植物通常无叶,光合作用是由根系来完成的。第一次看到异型兰属开花的人,肯定会惊叹于这无叶的植物竟可以开出这么多的花,因此又被称为“幽灵兰”。
黄花覆轮蜘蛛兰
异型兰属是由约翰·林德利(John Lindley)于1832年首次命名的。属名Chiloschista源自于希腊语的cheilos(唇)和schistos(裂),指代的是其唇瓣中部有深裂,形似兔唇。该属与狭唇兰属Sarcochilus是近缘属,两个属的区别在于周期性的无叶和唇瓣上的差异。我国有3种异型兰属植物,都是特有种,分别是异型兰 C.yunnanensis、广东异型兰 C.guangdongensis和台湾异型兰 C.segawae。
黄花覆轮蜘蛛兰,原产于泰国、印度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它是一种可爱的、无叶的小型附生兰花。在原产地,它们通常生长于落叶树的树干上,特别是在靠近水流的地方,有时也附生在石头上生长。其茎短,有大量的、发达的根系,茎上通常无叶,但偶尔也会长出几片小叶,小叶在开花前会脱落。其根肉质,绿白色,既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植株在开花之后仍保留扁平的花梗,据推测也可能是为了进行光合作用。
形似毛茛(右)的花
每年的4-7月是黄花覆轮蜘蛛兰的花期。长长的花序从根系的中间长出来,开出许多形似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一样的花朵。该种的花色也有几个不同的色型,比如绿色型和白色型。花序通常是下垂的,长约15厘米,有多朵花。小花最吸引人,花朵直径约1-2厘米,花瓣和萼片比较相似,开展,宽阔,顶端圆,基部也是圆的。唇瓣杯状,2枚喇叭形的侧裂片围抱着合蕊柱。
黄花覆轮蜘蛛兰的花型奇特,
不仅花量大,花期还长。
如果在家里种上一株,
等到它开花的时候,
一定会非常有成就感的~
图:小熊猫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