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拆·一增
新津综合 执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塑造城市生态本底
拼合城市闲置空间
新津综合行政执法局聚力开展
“两拆一增”工作
NO.1
岷江大道沿线闲置地块整治
岷江大道沿线闲置地块整治,共拆除围墙450米,增加绿化面积11000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18000平方米;建设绿色生态停车场,增加生态停车位175个;增设人行步道500余米、塑造景观小品4处。
行政·执法
切实改变地块围合现状,重塑岷江大道沿线城市空间形态;有效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提升市民与绿地景观的互动性,将无人问津的闲置用地变身为市民津津乐道的休闲打卡地。
NO.2
地铁口配套绿化
高铁桥下巧利用
新平站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梳理,新增绿植1000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1300平方米;拆除破损围墙20米,植绿增绿50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砖600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5600平方米。
实施智在云辰节点、兴普大道景观等点位打造提升,植绿增绿1000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2500平方米。
将铁路环境充分融入城市景观体系,营造铁路沿线优美和谐的生态景观;将景观点位营造“可进入、可参与、可游玩”的新型消费场景,有效提升城市门户形象。
NO.3
学区、社区、园区、三合一
联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拆除学院临街围墙72米,植绿增绿365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900平方米;在其周边新建广场、生态绿地、运动健身场地等配套设施,植绿增绿750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1800平方米。
实施杨柳河畔节点打造项目,拆除围栏50米,植绿增绿4000平方米,开敞公共空间6500平方米。
营造“学区+社区”融合场景,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优化街区空间,让杨柳河畔成为附近学生和市民散步休闲首选地,满足学生与市民就近享受公园绿色空间带来的城市乐趣。
信息来源:新津综合执法
【来源:水城新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