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景观设计与规划,追求更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一个需要积累大量感性的专业;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目的是揭示科学内在规律。景观设计中注重感性认识,可能会因为对个人感受的极致追求,容易忽略对场地自然属性的思考。因此,针对自然环境的定量生态分析对于景观设计与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景观设计与规划就是在定性与定量碰撞的火花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近日,在部门大讲堂上,生态修复事业部技术总监何铭谦围绕生态分析主题,基于项目实践经历及大量资料整理,从多个方面分享了他在工作中的思考与心得。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分析
结合自身项目实践经历,何铭谦总监从生态适宜性评价、场地风场专项、城市热岛、海绵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景观规划中常用的生态环境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为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可结合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用以解决场地的主要矛盾。
对于生态适宜性评价,何铭谦总监首先以村级的开发适宜性评价为例,介绍了在项目中选取7个评价因子,通过单因素适宜性评价结合空间叠加的方式,确定场地的综合开发适宜性。对于景观设计,视觉感受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他则以山体郊野公园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视觉敏感性为设计合理性提供依据的分析过程,可以通过视域分析,在场地中高视觉敏感性区域设计架空栈道,打造场地中的景观焦点。
谈到场地风场专项时,何铭谦总监以台风对场地的影响为例进行了分享。众所周知,台风在沿海地区登陆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破坏,如何解决台风对场地的负面影响是规划设计亟需解决的难点。在项目实践中,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建立场地三维模型,进而分析台风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就是在软件平台里分别模拟场地9个方向来源的风场,以空间叠加的方式确定区域的整体风场情况。最后,再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与台风破坏后的场地现状进行比对,以确定模拟结果与场地现实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对于城市热岛专项,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了解新城开发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立场地的三维模型,输入气候参数进行软件模拟,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对策略,如调整建筑朝向、在开阔位置设置大型水体、线性空间增加多层次绿化等。
生态修复中的“生态”理解
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指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综合性较强,从组织层次上可分为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多个级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及景观生态更多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研究。而生态学还包括产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分支,如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旅游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内容。
何铭谦总监在分享中选择了部分与生态修复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展开进一步的讲解,包括源-汇系统理论、尺度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的理论概况、与生态修复的结合点、实际意义等。
修复分区方法的探讨
修复分区方法是此次部门大讲堂活动的重点内容,结合已经和即将开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何铭谦总监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例如构建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指标体系等。
1.目前关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当前生态安全格局采用最多的范式是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三步法”,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累计最小阻力模型。何铭谦总监着重讲解了此方法的主要思路、重点难点,同时结合生态学计算模型及景观格局定量分析方法,对生态源的提取作了重点介绍。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修复分区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种是结合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提取场地的关键评价因素,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固碳等生态功能,通过生态学模型或相关专业计算,确定价值高低分布范围,并通过空间叠加确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区域。第二种是与生态足迹相类似的逻辑思路,通过LULC(土地利用覆盖)评价研究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匹配水平,划分高/低供给与高/低需求等四种供求状态,并针对供求状态制定相应的修复策略。
3.综合指标法用于构建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3个一级要素层,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等5个二级要素层,建设用地开发程度、水资源负荷指数、空气质量优良率等10个指标层;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对单要素及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划分修复分区的依据。
结语
技术分享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景观设计与规划中的生态分析”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启了新一轮的思想碰撞,对在景观规划工作中遇到的生态分析表达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板块的部门大讲堂活动,旨在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让大家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实践经历出发,针对某一主题(如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项目经历、感兴趣内容等)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及壮大团队的目的,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责任编辑:林冬娜、邓小云︱文章作者:何铭谦︱文章审核:刘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