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平塘县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平塘县强化责任落实,将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到岗到人,切实做到责有人担、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救,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森林防火的强大合力,依托林长制工作抓手,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林长和“两长两员”作用,森林防火形势平稳向好,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21年,平塘县森林火灾受灾率0‰、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的成绩,国土绿化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履铿锵。
落实“四级”责任,健全组织保障——
突出抓好“四级”责任的落实,“中国天眼”落成运行至今,核心区未发生火情。一抓县统筹。平塘县制定印发《平塘县“大射电”核心区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平塘县“3+1”大射电核心区森林防火联防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重点单位联防联动的责任,形成县级部门、镇、村巡护与台址防护的“3+1”联防联动机制,明确职责,把森林防火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实现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FAST”核心区森林防火保护工作格局。二抓乡镇负责。核心区周围的乡镇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分管人具体负责,牵头乡镇干部和生态护林员,重点抓好本乡镇管辖区域、管辖面积和目标措施的落实。三抓村为主。以行政村为单位具体落实本村森防任务,重点抓好生态护林员管理、森林防火宣传、组织巡查,用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综合施策,加大对违规野外用火打击力度,坚决做到“见烟就罚、成灾就抓、违法必究”。四抓护林员落实。进一步增强“FAST”核心区周边护林员力量,在全县现有2686名护林员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全县护林员的分配,其中5公里核心区生态护林员85名、10公里中间区生态护林员501名、30公里宁静区、生态护林员1684名,由各行政村统筹安排护林员巡护区域及值班管理,强化巡查力度,确保无死角,无断档。
突出“三个”抓实,强化措施保障——
一是抓实核心部位的防火防治,防内患。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入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底部开展杂草、枯树等可燃物进行清理,消除“FAST”内部火灾隐患;继续在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为核心1公里的边界范围除草割灌清理宽15米的防火带,筑牢“FAST”森林防火屏障,开展核心区公路沿线可燃物清理工作,组织人员对核心区内道路两旁20米范围内杂草、枯树进行清理,构建“核心区内公路网+防火带”的防火格局。二是抓实源头治理,筑牢管控防火网。做牢做细摆渡站入口人员检查工作,坚决避免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炸物品进入核心区,杜绝火源进山,强化核心区盲区地段卡点设置,安排专人设点值守,点、线、面结合,对核心区进行全方位监控;加强核心区主要门禁卡点值班值守,严格审查进出核心区的人员、车辆。三是抓实监测预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在“FAST”核心区周边乡镇建立瞭望塔或观察点,确保随时监控核心区内外森林火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统筹核心区周边镇乡队伍力量,组建专业森林消防扑火队,建立天眼核心区综合消防站及应急救援站,配置专业消防工具,专职护林员24小时值班并常态化演练,提升核心区应急处置能力。
着力“三个”坚持,强化质量保障——
一是坚持宣传培训,烘托爱林护林氛围。制定印发《平塘县2021年“中国天眼”核心区周边护林员培训方案》,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护林员培训和扑火演练,在核心区周围镇村积极召开护林员培训会、群众会、林业政策宣传,树立生态护林员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广大护林员及群众保护国之重器的光荣感、使命感,切实提高管护质量。二是坚持督查问效,倒逼责任压紧压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林业局、县应急局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督导,对护林员履职尽责、乡镇巡护巡查、值班值守、物资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需县级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形成常态机制。三是坚持沟通协调,促进科学有效防治。平塘县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家天文台和省、州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对接联络,进一步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协作处理天眼运行过程中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性问题,推动天眼安全运行各项保障措施落地落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刘蓝婴
编审 方春英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