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清镇市林业局获悉,2021年来,该市牢牢守好生态底线,厚植生态底色,狠抓“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等方面工作任务,不断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
清镇市林业局供图
一是在“护绿”上坚守红线。深入落实“林长制”,积极开展市、乡、村三级林长巡林工作,组建“一长三员一大队”管护队伍,聘用护林员293人,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巡查监管;同周边相邻县市签订市级森林防灭火联防联保协议书,建立市、乡、村、组森林防火“四级”包保责任体系,扎实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防森林火灾;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及应急处置,完成46.2126万亩森林面积监测,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
二是在“增绿”上遵循基线。充分利用全市现有的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管护人员,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网格,相继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植被恢复、林业科技推广和“以资代植”义务植树基地等营造林和森林抚育项目,有效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探索治理模式,制定矿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治攻坚方案,全力推进遗留矿山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共完成5670亩的森林和草地的生态修复。
三是在“管绿”上筑牢防线。在理顺森林公安机构改革后,针对涉林案件移送难、取证难、起诉难和审判难等问题,制定了《清镇市自然资源领域行 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通过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整合“公检法司”等部门资源和力量,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体系,形成防范打击危害自然资源保护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合力,切实提高自然资源保护行政执法效率和防范打击能力,侦办了一批重案要案和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林案件,做到打击一个、震慑一方、警示一片。
四是在“用绿”上兜住底线。大力做好林地要素保障,精准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下发了《使用林地手续一次性告知书》《采矿、采砂类使用林地手续一次性告知书》,并通过现场开展调研,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详细了解企业项目需使用林地范围情况,对违法使用林地行为的,依法处罚后,符合补办林地手续的,在林地限批解除后,及时补办使用林地手续;对不予办理林地手续的,及时予以收回,并责令限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植被。同时,建立审批台账及移交清单,做到每件审批事项有人监管有人巡查,杜绝批甲占乙、少批多占以及不按审批范围实施等行为发生。
五是在“活绿”上打破束缚。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产出效益,真正让森林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全力抓好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暗流河省级风景名胜区、黔中竹海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公园,保护治理,并适当发展竹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刘蓝婴
编审 方春英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