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央广网记者 张翼晶 摄)
央广网贵州2月7日消息(记者张翼晶 通讯员赵恒)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得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兴仁市、锦屏县3个发展实绩入选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贵州省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30个。林下经济为贵州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2021年,贵州省林下经济规模、产值实现双提升。全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到2800万亩,较2020年增加597万亩,增长率27%,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60亿元,较2020年增加160亿元,增长率40%,平均亩产值达到2000元,较2020年增加182元。
其中,林下种植面积433.8万亩、产值114.9亿元;林下养殖面积458.6万亩、产值84.4亿元;林产品采集面积911.2万亩、产值90.8亿元;森林景观利用面积996.7万亩、产值269.7亿元。
此外,贵州省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累计注册贵州林产品商标357件,注册地理标志14个。启动食用农林产品追溯平台,纳入林下经济市场主体信用信息4786万条。完成食用林产品及产地土壤质量安全检测808批次。商务、供销等部门组织31个县区、49家企业参与农林产品“七进”,供应产品近4万吨,新建军营超市专区(专柜)27个。2021年全省实现涉及林下经济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37亿元。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贵州始终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作为重要前提。各地科学确定产业开发利用林地强度、合理安排轮植轮牧地、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目前监测情况,按照技术规程进行过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的林下经济发展基地,森林蓄积量和林分质量均有提升。
在实现生态效益提升的同时,贵州各地通过订单销售、吸纳就业、反租倒包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全省林下经济实施主体1.75万个,带动302.8万农村人口增收。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