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门峡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学绿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22-2025)》,着力构建市域“一核、两带、三极、四屏、多点”森林生态建设总体格局,为推动科学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三门峡经验。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完成造林56.27万亩、退化林修复26.2万亩、森林抚育115.98万亩;新发展林下经济80万亩,总面积达到450万亩;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城市,建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30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200个,建成市县森林乡村400个。
《指导意见》明确,要建设6大工程。一是主城区绿化美化工程。市域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周边开展镶绿加彩增花提升改造,建设市区生态屏障。二是森林城市体系建设工程。卢氏县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义马市、灵宝市2022年建成省级森林城市,渑池县2023年建成省级森林城市。三是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工程。沿黄生态廊道、国省干道、县乡道路等绿化率100%,全段实现美化提升。四是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198.45万亩。五是林业产业发展工程。建设千亩以上核桃基地28个、花椒基地12个,种植林下黄精20万亩、油用牡丹10万亩,新创建国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个,建设研学游基地7个。六是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实施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市、县、乡、村、组、护林员六级责任制,巩固科学绿化美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
《指导意见》规定,要强化责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压紧压实县、乡两级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工作责任。要创新机制,坚持“项目为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大力筹措资金。要强化督导,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政府督导和技术督导,将目标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资金奖补等有机结合起来,表先督后、奖优罚劣。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