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景借景,无景便造景,对于空间品质的要求,总是离不开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功能是建筑的基底,那景观的介入便是处在更高维度的空间打造,它让人与其他外在元素仅仅的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对于私人住宅,景观的获取变得更加私人,对于空间的感受更是独一无二,当你的功能需求得到满足了之后,势必会想要的更多。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巴西的私人住宅项目,看它是如何通过建筑与外部景观的连接,构筑一个高品质的家居空间的。
该项目位于巴西,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天气好的时候,绿植郁郁葱葱、美不胜收,但是当有雾时,就变得阴冷昏暗。面对这种气候环境,建筑总是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回应。既然天气好的时候外部景观秀色可餐,内部的使用空间势必会有相对开放的立面,这样才能将那些美景引入内部,享受这周围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建筑通过将一个庭院空间置入中间位置来实现想要的景观视野,通过这个庭院,阳光、自然风等元素与内部空间发生联系。而与这个庭院空间相连的居住空间,都是以完全开放的玻璃门窗作为介质,以此获取最大面积的景观视野。中间庭院的置入,让整个建筑形成一个U字形平面,与道路相邻的一侧,有着一个与主要生活居住空间一样大小的停车库,这是业主要求的存放古董车的地方。
而将两个空间连接在一起的,则是一个生活服务区和烧烤区,朝向远处的景观开放。从道路看向建筑,一个明显封闭的姿态在黑色金属板的赋予下,变得更加具有距离感。仿佛在告诉他人,这是一个私人领地,切勿靠近。而内部空间围绕着庭院的开放,与这封闭的姿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好的空间就是这样,在简单的体量和较少的材质运用上,依然能够通过空间关系的对比,来构成有层次的对比关系。
建筑整体黑色的材质,在有雾时也能与整个外部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不仅是使用者的,也是大自然的。这就是建筑与大自然的关系,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天气好时,一丝也不浪费这美丽的景观,天气不好时,也与你共同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像这样的私人住宅,你喜欢吗?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告诉我你最真实的想法!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sauermartins
项目年份: 2018
摄影师: Federico Cairoli, Cássio Sauer
主创建筑师:Cássio Sauer, Elisa Martins
结构工程师:Filipa Abreu
顾问:José Luiz Canal
City:Canela
Country:巴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