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6日讯(记者 张园园) 近日,东营市2022年沿黄生态长廊建设(修复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出炉,持续深入推进2022年沿黄生态长廊建设。按照方案,今年东营市将对黄河大堤、南展大堤两侧宜林地和绿化断档实施造林绿化,对低效林片区进行修复提升,对重要节点实施绿化改造,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沿黄生态修复提升项目(含沿黄生态绿化工程24个),新造林2063亩,绿化修复提升8937亩,保护修复湿地6063亩。
按照实施方案,东营区将实施生态绿化工程5个,新造林918亩,绿化修复提升1818亩,保护修复湿地113亩。其中,龙居镇黄河大堤淤背区绿化工程将实施黄殿村黄河大堤淤背区绿化,新造林67亩,绿化修复提升29亩;龙居镇南展大堤生态带建设工程将实施南展大堤及两侧外延区绿化,新造林673亩,绿化修复提升933亩,保护修复湿地59亩,配套灌溉管线等基础设施;龙居林场补植提升工程将对林场部分道路、干渠及低效林片区绿化改造,新造林51亩,绿化修复提升651亩;龙居镇油麻路绿化提升工程将实施油麻路两侧断档绿化,绿化修复提升138亩;龙居镇节点绿化工程将实施南展大堤、龙居林场等节点绿化,新造林127亩,绿化修复提升67亩,保护修复湿地54亩。
河口区将开展西河口水库刺槐林修复工程,对西河口水库和罗孤路两侧老刺槐林修复提升,面积2100亩,疏挖沟渠24公里,配套管涵等基础设施。
垦利区将实施生态绿化工程8个,新造林900亩,绿化修复提升3300亩,保护修复湿地5300亩。其中,护林段黄河大堤绿化工程将对建林村至利林村黄河大堤淤背区绿化,低洼盐碱区域实施台田工程改良,配套灌溉、排碱等基础设施,新造林310亩;通过义和段防浪林绿化工程,实施宁海工作区至双河镇村黄河大堤防浪林建设,低洼盐碱区域实施台田工程改良,配套灌溉、排碱等基础设施,新造林530亩;通过胜坨镇泰升农场片区综合治理工程,对低洼盐碱区域进行台田工程改良,配套灌排等基础设施,新造林40亩,同时,对低效林片区进行退化林修复,绿化修复提升110亩;通过沿黄社区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推动董集镇杨庙社区、胜坨镇大张社区、胜利社区绿化提升,主要实施社区街道绿化、公园绿化和围社区林带建设,绿化修复提升360亩,同时,对大张社区以南低洼盐碱区域实施台田工程改良,新造林20亩;通过G220及S507公路断档绿化工程,对南展区范围内G220公路和S507公路两侧实施断档绿化,对道路两侧沟渠、洼地进行综合治理,绿化修复提升370亩;通过沿黄林场及部分淤背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天宁寺林场、垦利林场及黄河大堤部分淤背区综合治理,低效林片区进行退化林修复,配套灌排等基础设施,绿化修复提升1860亩,保护修复湿地200亩;开展兴隆林场退化林修复工程,对兴隆林场退化林片区进行综合治理,配套灌排等基础设施,绿化修复提升600亩;实施沿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黄河大堤、南展大堤两侧和天宁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综合治理,保护修复湿地5100亩。
利津县将实施生态绿化工程10个,新造林245亩,绿化修复提升1719亩,保护修复湿地650亩。其中,开展利津街道东津渡康养度假区绿化工程,对儿童产业园区及东津三路、民悦路绿化,新造林85亩;通过王庄林场低效林改造工程,对林海七路以北、绿洲三路以西部分低效林进行改造,绿化修复提升603亩,同时,实施林海五路引水渠、林水湾东岸等水系绿化工程,绿化修复提升25亩,并建设防火隔离带5300米;进行凤凰城街道沿黄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对坑塘水面进行疏浚贯通,沿岸实施绿化改造,配套桥涵等基础设施,并对东孙、东潘、大田村进行绿化提升,新造林75亩,同时,绿化修复提升200亩,保护修复湿地150亩;开展陈庄镇新立村节点绿化工程,实施黄河大堤新立村节点绿化,低洼盐碱区域实施台田工程改良,配套管灌、穿涵等水利基础设施,新造林15亩;通过陈庄镇黄河大堤防浪林建设工程,实施新立村至产业园黄河大堤防浪林工程,低洼盐碱区域实施台田工程改良,配套管灌、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绿化修复提升220亩,打造重要节点绿化,保护修复湿地400亩;开展陈庄镇临河村综合整治工程,对临河村低效林片区进行绿化修复提升,面积450亩,并开展保护修复湿地100亩;通过盐窝镇七龙河田园社区绿化工程,对低洼盐碱区域进行改良,实施园区及道路绿化,新造林15亩;通过北宋镇沿黄生态绿化工程,实施黄河大堤於背区断档绿化、沿黄大道林带修复提升及四图村、河套李村村庄绿化改造,新造林35亩,绿化修复提升25亩;通过黄河大堤险工节点绿化工程,对部分险工节点绿化区域种植草皮,栽植优良乡土树种,绿化修复提升16亩;通过黄河大堤断档绿化提升工程,实施黄河大堤淤背区断档绿化,新造林20亩,绿化修复提升180亩。
【来源:黄三角早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