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丘北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宗旨,以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全力推进落实“护绿八大行动”“增绿十大工程”“管绿八大能力”“激活用绿”产业,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目标,确保全县绿色生态健康和谐发展,管林护林群众稳步增收见效。
护绿“八大行动”筑牢乡村振兴绿色屏障
开展以林草、湿地保护、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草原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等区域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森林核查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洗马塘国有林场及各森工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等“八大护绿行动”。
以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站牵头,积极开展普者黑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参与编制综合治理规划、做好“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做好规划引领,系统治理工作,优化完成自然保护地建设和调整工作。保留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更名为云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将原有面积107.46km2优化为70.78km2。保留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并更名为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将原有面积11.07km2优化为18.94km2。新增云南普者黑省级森林自然公园,面积为198.65km2。三个保护地范围界限已通过省林业和草原局初审。月启动实施完成丘北县普者黑落水洞面山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科技推广示范项目600亩。县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站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县聘用公益林护林员389名,生态护林员1630名,对森林进行管护。全县省级公益林30.848万亩,补偿资金308.48万元。全县国家级公益林203万亩,补偿资金2030.00万元,权属为集体的补偿到集体,权属为个人的补偿到个人;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2020年实施完成2.633万亩任务,项目规划在曰者镇红花山村民委,项目总投资746.14万元,已全部完成。2021年石漠化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建设9.7万亩,实施完成珠江流域普者黑湖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项目投资3070.00万元,目前项目文本已编制完成,项目文本待上级权威专家评审通过后进入工程招标程序。舍得石漠公园已通过省级专家初步评审。积极宣传贯彻国家林业草原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注重林草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加大巡查违法占用林地工作,共发放违法占用林地停工通知(函)书303份。
增绿“十大工程”扩展乡村振兴生态空间
实施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草原修复、乡村绿化、森林城市(乡村)创建、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质量提升、苗木产业化、河湖生态廊道建设、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十大增绿工程”。县林草种苗站指导育苗户下地育种各类苗木种子40380公斤,育苗面积488.4亩,总产苗量7123万株,目前苗木数量和质量均能满足用苗需求。2021年度统计上报了全县林草项目22个,用于碳汇储备交易项目。2011至2021年底造林项目累计造林面积37.85万亩,累计投资4.89亿元。县退耕还林还草服务站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任务地块落实7.63万亩(2020年任务7.63万亩,2021年跨年度实施完成)、已实施完成,涉及退耕农户17518户,78124人;完成2021年度义务植树100万株、征占用植被恢复造林任务0.013万亩;组织实施2021年度森林抚育任务2万亩等。
管绿“八大能力”健全乡村振兴生态风险
提升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防治能力、森林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野生动植物管理能力、森林草原基层基础能力、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湿地保护能力、环境问题整改能力等“八大管绿能力”。县林草火情监测中心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39万元建设森林防火智能视频监测系统、防火检查站10座,加强巡查巡护。县退耕还林还草服务站完成常规监测点的返青期、植被长势期监测,完成常规监测点9个样方的植物群落野外调查,完成6个样地36个样方“星空地”监测点盛期监测,调查通过系统上报。在舍得草场制作了6块草原保护宣传牌对草原的保护进行宣传,收回群众私自毁草种地150亩,并进行修复。县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验站完成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面积323.54万亩,完成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5.08万亩;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完成调运检疫木材5018.24立方米,苗木2372.35万株;复检苗木29.8326万株,木材0.0008万立方米;产地检疫苗木658亩,林木种子32.3吨,种苗产地检疫率100%;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取样调查及防治工作,已完成手机APP安装,并采集枯死松木466株,53个小班,取样镜检11份,均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站以“世界湿地日”等环境纪念日为契机,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发放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手册1500余份。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21场次,接待公众人员2500余人;组织开展整治野生鸟类非法交易场所、禁止饲养鸟类等野生动物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宣传教育群众2000余人次,通过新兴媒体转发4000余条次,共救护猕猴、鸟类、蛇类等野生动物511只(条)等。认真做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与培养等工作,实行领导包干、干部包片、职工包点的“三包”工作机制,对林区内非法占用林地行为严加管控。
发展“用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富民活力
林草局着眼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目标,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以油桐为主的木本油料种植,形成全县以油桐为主,其他经济林果为辅的林业产业,目前,我县油桐产业发展形势良好,2020年至2021年度利用林业项目已发展种植面积达3.8万亩。以退耕还林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产业经济林,规划发展芒果3300亩,分布在新店乡的小江口、冲头,官寨乡的飞土,已完成4666亩的种植;在树皮乡规划种植李子800亩,已完成定植。县林草技术推广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云南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跟农户签订回收合同,组织小蜜蜂养殖技术培训60余人次,带动辐射周边群众1万余人;组织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80人次,带动周边群众0.5万人,筹资50万元种植黑木耳16亩,预计年产值60.8万元,充分调动林农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为丘北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责编:陆橙
【来源:云报客户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