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优信息网

进一步对典型公园游憩评价结果,所导向的游憩空间问题进行回应

苗优信息网 https://article.ymebuy.cn 2021-12-25 12:27 出处: 后来的感情啊 编辑:@优苗小苏
第一象限空间在各方面因素条件较优的空间类别具有较强的各类游憩活动聚集效应和同类游憩活动聚类效应,其游憩效益总量普遍较高。第二象限为可达性较高的小尺度空间,相比第一象限空间,其在游憩群体类别和数量上有所

第一象限空间在各方面因素条件较优的空间类别具有较强的各类游憩活动聚集效应和同类游憩活动聚类效应,其游憩效益总量普遍较高。第二象限为可达性较高的小尺度空间,相比第一象限空间,其在游憩群体类别和数量上有所降低,但是当以单位面积来考量的话,其游憩效益率可能并不比第一象限差,甚至更高。第三象限虽然可达性相对降低,但是空间尺度较大,而通常公园第一象限空间容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大量群体类游憩者的活动需求,这些空间亦是游憩者的重要选择,因此,此象限空间的游憩活动种类与数量上也较为可观。第四象限空间则由于可达性和空间尺度的双重限制,这类游憩空间主要以私密性和景观美感为主导,为部分游憩者提供多样环境的游憩场地,通常这类空间的游憩效益总量和效率都相对较低。


进一步对典型公园游憩评价结果,所导向的游憩空间问题进行回应


在四个公园中,流花湖公园游憩空间类别最为丰富,数量最多,且各空间的因素综合水平较均衡,质量较高。其中大部分游憩空间为第一象限(76.5%),部分为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少量第四象限;并且,其第一象限空间类别多样,符合优质的社交性、活动设施、景观美感和趣味性因素标准;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多数空间分别在景观美感和趣味性因素等级较高。总的来看,流花湖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其开阔的湖面景观资源,景观要素多元变化,空间紧凑有序,视线通透有度,因而其游憩空间吸引的游憩活动类别、游憩效益总量水平和单位面积游憩效益率水平都属较高水平,优于其他案例公园。在对流花湖公园的问卷调查中,除了玩耍类认为游乐设施需改善外,大部分游憩者都对游憩场地投票无需改善;并且,游憩群体游憩体验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总体达92.2%,健身类、球类运动类、气功拳术类、跳舞类、歌唱演奏类、钓鱼类、摄影类和游赏类群体的满意度为100%


进一步对典型公园游憩评价结果,所导向的游憩空间问题进行回应


人民公园场地平坦,采用绿地几何分割的空间划分手法,乔灌草植物搭配营造立面通透的景观空间,整个公园可达性和开放性非常高。游憩空间中67.2%为第一象限,其余均为第二象限,并且第二象限空间与周围空间在视线上形成联系紧密。因此,虽然受到场地面积限制和活动设施缺乏的影响,人民公园以其舒适的绿荫环境、平坦开放的场地和集中式的空间布局,在有限面积的游憩场地上吸引了大量公园主体活动类游憩群体,在空间游憩绩效上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其整体游憩空间的游憩效益总量超过在游憩面积上较之更大的珠江公园,且在单位面积游憩效益量上还超过更大游憩面积的天河公园,仅次于流花湖公园。在对人民公园的问卷调查中,多类游憩群体普遍认为游憩空间略显不足,缺少健身器械和儿童游乐设施;虽然受场地紧张和设施缺乏的影响,游憩群体游憩体验的总体满意度水平依然偏上,达80.9%


进一步对典型公园游憩评价结果,所导向的游憩空间问题进行回应


天河公园游憩面积总量是4个公园之最,但是其以山水为骨架构成的自然式游憩空间系统相比其他公园较为分散,各游憩空间之间联系不紧密,尤其山林区域空间可达性较差,过于封闭,社交性不强。天河公园处于第一象限的空间比例为73.6%,第二象限的为9.5%,第三象限为14.1%,还有第四象限2.8%。总体的来看,各游憩空间质量不均衡,大部分游憩者主要集中在沿湖较开敞和趣味性空间,多处过于封闭和小尺度的游园、景观建筑群、山林休憩小空间等游憩空间因素等级较低,游憩活力较低。因此,天河公园虽然依靠优质的山水环境和大面积游憩空间容量,在游憩效益总量上仅次于流花湖公园,但是其单位面积游憩效益量并不理想,低于游憩面积远低于它的人民公园,排在第三。在天河公园的问卷调查中,各类游憩者都认为需要改善,主要集中在增加活动场地面积和活动设施,并提升景观美感;被调查游憩者的总体游憩满意度水平为73.7%,排在4个公园中最低。


进一步对典型公园游憩评价结果,所导向的游憩空间问题进行回应


珠江公园主打植物造景,人工堆山叠水,营造了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丰富多变的亚热带自然风情,在4个公园中景观美感最佳。珠江公园中第一象限空间占70.8%,第二象限2.8%,第三象限9.7%,第四象限6.9%。其中,公园的儿童游乐活动区空间开敞,设施丰富、现代、有趣、安全,且考虑了亲子游乐中成人的休憩需求,其空间使用率非常高,在4个公园中受欢迎程度和满意度都是最高。但是,与天河公园相似,在游憩空间系统方面同样存在过于点状分散的问题,且多处以景观建筑为核心的同质化游憩空间单元。在游憩空间较集中的疏林草地区又存在微气候调节功能欠佳和草坪不予进入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珠江公园游憩空间的实际使用效果。因而,虽然珠江公园是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的典范,但是该公园游憩空间的实际使用效益并不突出。与其它典型公园相比较,珠江公园在游憩效益总量和单位面积游憩效益量上都处于最低水平。


进一步对典型公园游憩评价结果,所导向的游憩空间问题进行回应


综上所述,从典型公园游憩效益评价结果来看,在整体空间规划层面,流花湖公园和人民公园的空间规划设计在游憩使用方面整体优于天河公园和珠江公园。其中,人民公园的空间规划设计体现了小规模场地集中式布局和向心空间结构在聚集活动方面的优势;流花湖公园的空间规划设计体现了沿湖环形串联式空间构成的丰富而紧凑的系统空间在提升空间综合性活力方面的优势。并且,值得设计师和管理者注意的是,单纯的大面积公园并不一定比小面积公园的游憩效益率更高,且单纯追求自然山水景观形态和景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现代都市居民日常游憩活动需求的公园规划设计,将极大降低公园实际的游憩使用效益。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