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民众提供更为优质、功能齐全、绿色健康的慢行环境,实现慢行林荫路连线成片、连片成网,各区统筹规划,织补绿色生态空间。 明年,东城将强化中轴线的空间秩序,完善二环“凸字形”绿色城廓,建立林荫路、林荫景观街、林荫漫步道三级林荫道体系,营造绿意悠然、舒朗舒心的城市韵味;西城将持续提升辖区内林荫路网,现在正以“一路一策、一街一景”为原则,制定道路实施计划方案,建成38条林荫路,将西城林荫路网络连线成片;望京和亚奥区域将突出“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理念,开启交通综合治理。 东城 | 建立三级林荫道体系
内九外七皇城四,城门和城墙曾是老北京城最显著的标志,而这些也勾勒出了明显的“凸字形”的城廓和纵贯南北的中轴线。过去五年,围绕“凸字形”的城廓,东城区对长安街沿线、二环路沿线、平安大街、中轴线等14条道路(街区)的东城段进行了绿化改造提升,让人们在林荫大道中健步悦骑。沿着护城河和二环路,“古河花雨”“晨歌暮影”等13个景观节点遍布其中,过去封闭的林地,成了向市民开放的休闲乐园,人们沿着古老的护城河,赏花、慢行,拥抱清幽美景。
2021年至2025年,东城将完善二环“凸字形”绿色城廓,优先落实保障老城“空间格局”的绿地建设。明年,将对南中轴沿线1.2万平方米的燕墩遗址北绿地进行改造提升,让中轴线更加绿意充盈。同时,对北二环的和平里北街、南二环的崇文门外大街周边,进行绿化景观提升。
今年以来,龙潭中湖公园、龙潭西湖公园先后重新开放,龙潭公园、龙潭中湖公园、龙潭西湖公园不仅三园开放,还再次实现水体“三湖连通”。三座公园如绿色珍珠,串联成线,风光旖旎。
未来,像这样的生态空间将越来越多。五年内,东城区将继续推进大尺度公园和林荫路建设,建立林荫路、林荫景观街、林荫漫步道三级林荫道体系,构建百姓身边宜居的园林绿化空间网络。明年,龙潭西湖公园将建设园艺驿站,以园艺驿站为阵地,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教,为市民打造生态课堂,引导大家爱绿护绿。
到2025年,东城全区绿地面积将增加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4.2%。
西城 | 提升改造38条林荫路
《西城区道路林荫计划(2020年—2022年)》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99条道路的整治提升工程。涉及的99条道路根据主要功能及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居民生活类、滨水绿廊类、历史文保类、商务休闲类”四大类。截至目前已完成61条,其中2020年实施24条路,2021年实施37条路。
2022年西城区将通过“两全、两无、四提升”措施(即道路林荫全覆盖,慢行道路宽度全达标;步道和非机动车道路权无侵犯,步道设施无占用;慢行出行环境舒适性提升、接驳品质提升、街道活力提升、智能化水平提升),再打造38条林荫道路,到明年年底全面完成99条林荫道路的整治提升任务。
林荫计划共涉及25个子项目。如通过补植进行慢行林荫全覆盖,优化树木生长环境;优化街道对景;保障人行步道、非机动车道宽度;清理占道设施,开展多杆合一工程;加装自行车优先标志标识;开展道路停车整治工作;优化慢行系统无障碍设施;增划共享单车停车区;设置休憩座椅;加强慢行林荫与滨水及绿地公园衔接,加强新技术智慧科技装备创新应用等。
朝阳 | 开启交通综合治理
2022年,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将全面开启。工程范围北起北五环,南至东北四环,西起京承高速,东至机场高速,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将构建“一区、两环、一廊、六园、多联络”的慢行休闲骨架体系,全力打造望京绿道网络,建设18公里望京外环休闲绿道。
中轴线北端的亚奥地区也将于明年开展慢行系统改造,通过调整道路交通组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公共交通、改善停车秩序、加强科技管理等方面,营造安全、连续、便利、舒适的慢行出行环境。预计改造后慢行出行比例提升10%、慢行设施水平全面提升90%、慢行交通服务水平提升40%。
【来源:绿色西城】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