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基层林业在基层从事林业工作34年,经历过太多太多农民申报林木采伐的具体事例,而且本人也长期直接从事受理、设计、初审、报送农民采伐申请工作,因此对农民办证到底难不难,难在哪,到底该怎么办有切实体会,今天就和农民朋友分享农村农民申报林木采伐相关知识,期待对农民朋友有所帮助。对林业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本号,方便交流和给您解疑答惑。
农民采伐需要办证是指什么?
我国《森林法》明确规定,采伐林木需要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定的内容采伐,农户自留地、房前屋后零星林木除外。可以这样简单解读:任何单位或个人采伐承包经营山场种植的树木,都需要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在获得批准以后才能凭证采伐,并严格遵守采伐证核定的内容和事项。任何未经许可,擅自采伐林木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甚至有可能酿成犯罪。
农民采伐需要办证是为什么?
很多农民朋友不解,为什么自己砍伐自己种植的林木还需要申请批准?按照这个逻辑,收割水稻小麦是不是也需要批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林木是多年生木本植物,除了具有木材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兼具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等诸多生态功能。在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林木的这些生态防护功能尤其重要,超过了其自身具备的木材价值,因此,国家在一些生态脆弱区域区划界定了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区,严禁砍伐。而水稻小麦则不一样,它们只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春绿冬枯,年复一年,基本不具备生态功能,而且不收割也自己枯死。这是林木和草本的本质差别,也希望得到农民朋友的理解。
但林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在解决生态保护与生存需要这对基础矛盾的时候,综合考量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科学的以消耗量小于生长量为平衡点,实行林木限额采伐,使得农民既能够有序采伐林木,又合理控制采伐量,保护森林资源,维系生态平衡。这就是林木实行限额采伐的缘由。
农民采伐办证该怎么办?
我国目前实行的森林限额采伐相对来说还是很科学合理的。那就是各地每五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按照森林资源清查年生长量数据,以年采伐量小于年生长量的原则确定当地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并逐级将采伐限额分配至县乡村,根据核定的限额批准农户及单位申报的采伐申请,确保各地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农民在申请林木采伐时,需要把握当地乡镇政府启动年度采伐时间,适时向村委会递交申请报告、林权证书、林木采伐设计书(部分地区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林木采伐设计,也有的地方是当地林业站帮助农民开展采伐设计),逐级签署审核意见,即可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砍伐林木。
办证难到底问题出在哪?
在基层林业写的林木采伐文章留言中,有不少农民朋友留言办证难,不过从基层林业34年基层林业工作经验来看,经手办理的林木采伐许可证不计其数,普通农户只要符合条件,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还是很快的,并没有留言中所言那么困难。但的确也遇到有办不了采伐证的,那是有客观原因的,如存在矛盾纠纷、采伐山场是公益林、采伐天然林、未达到主伐年龄、已过了申报时间等。
从基层林业所在的安徽省来看,林木采伐是非常公平公正公开的。采伐限额(一般5年根据资源清查数据调整一次)年初逐级分配到县乡村,乡镇政府发文启动采伐申报,而且规定农户优先,所以一般农户的小额申报会办理非常快。大额采伐需要使用乡镇预留限额,一般会按照申报时间、理由、各村均衡等情况考虑,尽可能满足申请,并公示公告无异议后逐级审核批准。
如果真的存在办证难的情况,基层林业建议申请人可以逐级要求当地政府公开限额分配和使用情况,了解限额到底卡在哪一个环节,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严厉彻查“为难者”,消除农民办证难的梗阻,整风肃纪,维护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良好形象。
【结语】:就在2020年岁末,安徽省已经将林木采伐等涉农审批事项纳入常态化监管,各乡镇每个季度需将林木采伐审批情况录入相应软件进行公开公示,以便更好的监管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核发是否存在把关不严、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未公开公示、未按要求采伐等不正之风的存在,这对基层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快捷解决农民采伐申请,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农民营林积极性是大有益处的。我们期待存在办证难的地方能借鉴实施,加强对林木采伐审批的监管,疏通办证难的梗阻,急农民之所急,更好的服务农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收藏
举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