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狸木器具
在过去,我国很多地方山高林密,古木参天,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乏一些珍贵树木,如金丝楠、花梨木、紫檀、柘木等,由于在一些偏僻的乡下无人能识,常常错砍用来建房,因此乡下有一些精明人专门收购旧房料,从中捡漏。
基层林业在安徽南部山区调查有花梨木之称的花榈木群落时,询问当地农民,他们就不认识这种树,而群落中就有腐烂的超大伐桩残迹,从花榈木的树干形态特征分析,不排除是当地农户砍伐建房了。如果是用在您家老房子上,那可值钱了。今天,我们不妨来认识一下这种树——花榈木。
▲▲ 花榈木叶与花
花榈木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花榈木是蝶形花科红豆属常绿乔木树种,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植物,又称“臭桐柴”、“臭木”,很多地方的群众根本不认识这种树。
花榈木是植物界的美男子。树干挺拔顺直,树姿洒脱,冠幅饱满,四季常绿;树皮灰绿色,光滑异常,特点鲜明;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3对,叶背被褐色短绒毛,触摸有丝绸的质感,这在其它树种中很少见;7-8月开花,顶生或腋生,花色黄绿相间;荚果10-11月成熟,成熟时会炸裂露出艳红的种子,也就是脍炙人口的“红豆生南国”所指的红豆。
花榈木在我国分布较广,长江以南的山区均有群落发现。通常,它们自然分布于海拔200米以上的阳坡下部,与松树、苦槠、麻栎、枫香、毛竹混交,可通过种子繁殖或萌芽更新。近几年来,安徽的池州、歙县,以及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及以南省市,均发现有花榈木群落存在。
因此说,花榈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珍稀树种,分布范围广。在过去森林资源丰富的时候,很多大树极有可能被当地群众误采用于家庭房屋修建。
▲▲ 花榈木种子
花榈木与花梨木的关系
花梨木贵为硬杂木中的佼佼者,深受国人喜爱,一件器物动辄数万,哪怕一串珠子也在数千元左右,其中海南花梨木最为正统,它与花榈木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从分类上看,它们是亲戚。花榈木与海南花梨木同为蝶形花科植物,只不过海南花梨木是黄檀属落叶乔木,花榈木是红豆属常绿乔木,它们之间是近亲植物。
其次,从木材材质上看,它们极其相似。海南花梨木色彩艳丽,纹理清晰,具淡淡清香,木质细腻,厚重密实,光泽油润,呈深棕红色;而经年的花榈木同样具有海南花梨木的基本特征,纹理似狸毛,因此又称“花狸木”。
最后,根据文献记载,花榈木是广义上花梨木中的一种。明朝《西洋朝贡典录》一书对花榈木就是这样描述的:“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
▲▲ 保护的花梨木
南方山区的老房子很有可能存在使用花榈木情况
花榈木在南方山区较为常见,之所以未被热炒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很多土生土长的民众不认识这种树。基层林业在做花榈木调查时,采集的标本让村民辨识,他们均表示不认识,没见过,其实山上的的确确存在,而且有粗大腐朽的树桩残痕,可以肯定的是,绝对被几十年前的先民采伐家用了,只是他们不知晓而已。
其次,总体来说花榈木存量较少,特别是上规格的大树更是稀少,木材更是不存在。目前池州境内发现的花榈木虽然有几十株,但幼树居多,最大的胸径也不过12公分,不具备开发利用,没有炒作的空间。
▲▲ 花榈木老桩残痕(上部是萌出的2株幼树)
最后,现在没有大树,不代表过去没有大树。如上图的花榈木老桩残迹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采伐的大树痕迹,该老桩残迹直径有60多公分,而且该树桩斜坡50米范围内散生几十株幼树,可以断定是母树天然下种繁育出的幼苗,花榈木树干直,材质佳,肯定会被采访者利用,这么大的树只能用于建房,说不定就在采伐者老房子某个梁柱中。
综合上述因素考量,在过去的南方山区密林中自然生长有数量不少的花榈木,不少规格大的花榈木很有可能被村民误伐用于房屋建筑,而花榈木是花梨木中的一种,质地密实,花纹美丽,极其珍贵,倘若在旧房料中发现花榈木那可是捡到宝贝了。您说是吗?
收藏
举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