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优信息网

水清岸绿 福州内河颜值大提升

苗优信息网 https://article.ymebuy.cn 2020-01-18 15:46 出处:海峡都市报 编辑:@优苗小苏
福州,156条内河纵横交错。交织的河道,不仅承担着城区防洪排涝功能,更是福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依水而居也造就了福州人与水亲密相关的生活方式。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就前瞻性地提出“全党动员、

福州,156条内河纵横交错。交织的河道,不仅承担着城区防洪排涝功能,更是福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依水而居也造就了福州人与水亲密相关的生活方式。

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就前瞻性地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治水方略。围绕治水主题,福州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201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通过采用PPP模式实现“建管合一”,运用截流井、调蓄池、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等诸多“神器”,让内河水更具活力、更“听话”,部分此前“脏、乱、臭”的内河,如今水流徐缓,清波荡漾,河岸边花团锦簇。

水清岸绿 福州内河颜值大提升


探访 污水挡在河水外 飞凤河焕然一新

作为城区首条开展验收的河道,位于金山奥体片区的飞凤河“表现”可圈可点,其永久截污系统已全面启用,水质状况实现全方位升级。

全长近1.7公里的飞凤河,西接浦上河,东连台屿河。过去的飞凤河沿岸两侧,是城中村以及工厂,常年居住在此的居民每天都往飞凤河中排入大量的生活污水,而周边的工厂,也将一些垃圾堆积在河岸,使得整条飞凤河变成黑臭水体。

水清岸绿 福州内河颜值大提升


福州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在飞凤河启动整治前,他们多次沿河排查排污口,“当时大大小小的排污口多达42个”。

该人士表示,在建新南路等路段,施工方一共排查出了11个大口径的排污口,就是这些排污口常年向飞凤河排入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导致飞凤河的水质急转直下。

把污水挡在河水外,就是提升内河环境的重要一环。为重现飞凤河水清岸绿的原貌,从2017年起,福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整治飞凤河,清淤、截污、补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飞凤河面貌焕然一新,周边的居民纷纷点赞。

福州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整治,按照“9+5”策略实施治理,即主要采取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污染源治理、旧屋区改造、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水系联排联调等9项黑臭水体治理和管理措施,以及岸上种树、修路、亮灯、造景、建设串珠式公园等5项沿河环境提升措施。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在沿河原本11个大型排污口上“嫁接”截流井,通过自动化闸门防止污水流入内河,同时,将污水和初期雨水引入沿河的截污管道,并送入调蓄池,最终送往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像飞凤河这样,福州其他内河也按此方案进行整治,最终能彻底解决内河污染问题。”

解密1

四大“神器”接力 让内河水清澈

在排污口上新建截流井,只是内河截污整治过程中的一环。针对城区所有内河,福州市将86条内河纳入PPP项目,按照“5+1”整治,即建设截流井、截污管、调蓄池、分散式污水处理站、串珠式公园等,以及支流整治,让内河颜值大提升。

水清岸绿 福州内河颜值大提升


“在截污整治过程中,建设截流井、截污管、调蓄池、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这几个‘神器’是最为重要的。”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在晴天时,截流井的自动闸门将会关闭,沿河两岸排出的污水将会全部进入截污管道;若在下雨天,当雨量超过5毫米,截污管道内主要就是雨水,截流井的自动闸门将会打开,让雨水流入内河。

“如果雨量低于5毫米,也就是初期雨水,里面夹杂着污染物,这时候,截流井的自动闸门将关闭,这些夹杂着污染物的雨水,就会直接进入截污管。”该人士说,在内河水位高于截流井内的水位时,自动闸门也将关闭,起到防止河水倒灌的作用。

截污管则沿内河两岸或者河底铺设,是内河截污的最后屏障。截污管将截流井拦下的污水,输送到调蓄池中,或者直接送入污水处理厂。

“对内河污水进行处理及反哺内河的重要设施,则是调蓄池。”福州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污水通过截流井、截污管后,进入调蓄池,最终排出的水,能够像自来水一样清澈。该人士表示,像飞凤河配备的调蓄池,每天可以处理近五千立方米的污水,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直接排入内河中,污水则会储存起来,错峰送入市政污水处理厂。

记者还了解到,在一些污水管网无法覆盖的区域,还建设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它收集污水后,现场过滤,再直排入内河中,也可对内河起到反哺作用。

据悉,86条纳入PPP项目的内河,共安装1015套进口截污设备,其中截流井设备848套、调蓄池设备76套。

解密2

内河沿线布控 实时监测水质

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整治内河,管网改造是关键,“整治前,我们对每条内河沿线的雨污管道进行大排查,并结合地下管网改造做好标识和档案。在治水时,通过改造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2017年1月,福州市供排水管理中心水质监测站正式成立,将四城区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纳入监管并建立档案,填补了福州市排水行业水质监测和数据采集的空白。2017年10月起,城区内河水质建档工作也正式开展,给内河水系治理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

此外,在整治期间,为了减少对路面的占用,施工方采用了新的施工方式,即在埋设截污管时采用顶管施工法。

所谓顶管施工,类似于地铁盾构,即将专业的顶管机械放入地下,在不完全开挖路面的前提下,深入地下几米,钻出一条条隧道,而后将截污管铺设进隧道中。

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不仅在飞凤河,福州其他内河两侧也都有安装截污管,它是内河截污的最后屏障,真正实现了雨污分流。

同时,在内河沿线科学布设若干个监控点,实时监测水质、水位等信息,这些信息将传送到各片区水系的二级智能控制中心,二级控制中心的数据信号,也会汇总到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最终实现科学运行管理。

解密3

每条内河分别“问诊” 整治实现标本兼治

福州水系发达,水网密布。这两年,福州治水的脚步越来越快,在实现彻底整治内河的同时,如何保障内河水质长久清澈?

据悉,在此次整治中,福州首次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模式,通过招标引进15家具有治理经验的大型企业和100亿元社会资本,与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对每一条内河分别“问诊”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整治期间,这15家企业成为内河的负责人,政府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做好监督工作。据了解,专业团队参与水系治理的建设期为2到3年,运营维护期长达12年,突出按效付费,按水质断面监测结果验收。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29日,全市已完成99条主干河道、23条支流治理。已治理的河道,水质不黑不臭,部分河道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全市累计埋设永久截污管道249公里,清淤295万立方米,新建生态驳岸90公里、泵闸22个、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座;新建串珠公园270个、滨河步道500多公里。

到2020年底城区104条主干河道、49条支流将完成整治;推动未纳入PPP项目包的义序河、螺洲四支河、义井溪等3条主干河道及晋安湖整治。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