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给西部省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机遇,林业包括苗木行业也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城市绿化和环境改善的需要使得苗木需求大增,各地育苗高潮迭起。今年,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国务院新发文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并对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明确指示。这或许意味着,西部苗木市场需求或将进一步扩大。
西北地区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5月1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外公布。《指导意见》对西部生态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
《指导意见》指出,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指导意见》要求,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并提出了一系列绿色发展举措,包括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
除了西部地区本地育苗业的发展,全国也逐渐形成了西苗东育、西苗南育的态势。这一政策的颁布,无疑为全国苗木行业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再加上“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和推广,以及西部城市在发展阶段内生性需求的增长,西部地区未来或将持续成为苗木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西北地区树种选用特点
由于西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修复需要,生态林的种植是比较普遍的方式。生态林就是为了改善环境,抑制恶劣生态因子,不直接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建造的林地。生态林建设所用树种——生态树种,也是西北地区常用树种。那么这些树种一般具有哪些特点呢?
抗逆性较强的树种
抗逆性树种,即能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抗病性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条件较为艰苦和恶劣的西北地区,适宜种植的树种需要具有抗干旱、抗寒冷、耐盐碱、抗污染等特性,起到防风固沙、耐生长、保持水土等环保作用。
常绿树种
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尤其是特大沙尘暴时有发生。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主要时段是3-5月和11-12月。3-5月时落叶树木尚未展叶或才开始展叶;11-12月落叶树已经全部落叶。这就需要配置常绿树种,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升当地的景观绿化效果。
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并且该类苗木是经过当地环境千百年历练出来的品种,适应能力和绿化美化效果都有目共睹。除此之外,乡土树种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西北地区常用树种推荐
油松
油松主干挺直,分枝弯曲苍劲,而且四季常春,景观效果良好。性喜光,耐干旱、耐寒冷,适宜在西北地区种植。
榆树
榆树,树形笔直高大,绿荫较浓,具有经济、药用和园林绿化价值,通常用于城市道路两旁、庭院、工厂和营造防护林等。
新疆杨:新疆杨生长缓慢,耐修剪,对有毒气体抗性强,也是城市绿化或道路两旁栽植的树种。
侧柏
侧柏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够在盐碱地生长。抗烟尘,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逆性强。而且耐修剪、寿命长,分布广,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北地区均有广泛的应用。
刺槐
刺槐树形高大,树冠饱满,是园林绿化常用树种。能抗二氧化硫、氯气、光化学烟雾等气体,环境适应性较强,根部有根瘤,能提高地力,是固沙保土的优良树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