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1月16日讯 云南曲靖市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草原是珠江源头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全市现有天然草地1795.45万亩。2019年底,全市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预计达到85.6%,相比2018年底增加了约9.46个百分点,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理顺机制,强化草原管护能力建设。按照中央、省、市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全市林业和草原系统全面接收草原管理与建设职能职责,全面落实保护修复草原主体责任。机构改革时,在职责划转上,市、县两级林草部门积极协调编办、人社和农业农村部门连人带编划转相关工作人员到林草部门,确保工作机构和人员落实到位。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加强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次邀请国家、省林草部门及有关院校专家到实地开展草原工作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参加各级各地举办的培训班和业务交流会议,为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保护优先,强化草原监督管理。坚持依法管草,严格执行草原征占用和草种生产经营审核审批制度。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查处涉草违法行为,有效杜绝了违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和超载放牧等情形。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在全市草原主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区域建设1个国家级、2个省级、6个县级监测点,运用卫星遥感远程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建立起了“天空看,地面查”全覆盖的草原监管模式,对草原防火、管护和鼠虫病害等情况实行动态监测,确保草原资源安全,全市1795.45万亩天然草地得到有效管护。严格落实草原保护责任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治理为重,大力开展生态修复。2018年底,全市退化草原面积达564万亩,占全市草地面积的31.41%。曲靖市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采取围封禁牧、补播改良、鼠虫病害和毒害草治理、人工种草等措施,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快恢复退化草原植被,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先后在宣威市实施退耕还草项目2万亩、在会泽县实施退耕还草9000亩。2019年,争取到国家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12.5万亩、资金1亿元,是全国唯一的南方试点项目区,截至目前,项目有序推进,四个项目实施县(市、区)实施方案已通过省级评审,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计划于9月底完成项目任务。积极推行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等政策。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全市草原草地植被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原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曲靖市全力推动草原保护建设向纵深推进
中国林业网1月16日讯 云南曲靖市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草原是珠江源头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全市现有天然草地1795.45万亩。2019年底,全市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预计达到85.6%,相比2018年底增加了约
0
0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