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无价之宝,是几百年及至上千年生长的结果,一旦死亡则无法再现,因此我们飘之绿非常重视古树的复壮与养护管理。
古树的复壮措施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通过古树名木生长衰弱的根本原因调研,针对这个原因,我们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埋条法
分放射沟埋条和长沟埋条:前者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条,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40~70cm,深80cm。沟内先垫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苹果、海棠、紫穗槐等树枝缚成捆,平铺一层,每捆直径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同时施入粉碎的麻酱渣和尿素,每沟施麻酱渣1kg、尿素50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动物骨头和贝壳等物,覆土10cm后放第二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如果株行距大,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沟宽70~80cm,深80cm,长200cm,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应注意埋条的地方不能低,以免积水。
地面铺透气砖和草皮
下层作法与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沙浆衬砌,沙浆用石灰、沙子、锯末配置比例为1:1:0.5。(此外,可以铺设“飘绿”专用透气砖),同时还可以在埋条的上面种上花草,并围栏杆禁止游人践踏,或在其上铺带孔的或有空花条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筛盖。此法对古树复壮都有良好的作用。
换土
古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生长在一个地方,土壤里肥分有限,常呈现缺肥症状,再加上人为踩实,通气不良,排水也不好,对根系生长极为不利。因此造成古树地上部分日益萎缩的状态。为此,根据对原生土理化进行分析,并针对古树配比所需要的配方土壤进行更换。
支架支撑
古树由于年代久远,一些主干或有中空,主枝常有弱化,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因而得需用他物支撑。
堵树洞
堵树洞是为了防止树洞继续扩大和发展。其方法有3种:
开放法
树洞不深或过大都可以采用此法,如果树洞很大,给人以奇特之感,欲留做观赏时可采用此法,方法是将洞内腐烂木质部彻底清除,刮去洞口边缘的死组织,直至露出新的组织为止,用药剂清毒并涂防护剂。同时改变洞形,以利排水,也可以在树洞最下端插入排水管。以后需经常检查防水层和排水情况,防护剂每隔半年左右重涂一次。
封闭法
树洞经处理消毒后,用专用补树材料对其进行修补,根据实际情况再涂着色剂,以增加美观,还可以在上面压树皮状纹或钉上一层真树皮。
设避雷针
据调查千年古银杏大部分曾遭过雷击,严重影响树势,有的在雷击后因未采取补救措施甚至很快死亡。所以,高大的古树应加避雷针。如果遭受雷击,应立即将伤口刮平,涂上保护剂,并堵好树洞。
防治病虫害
古树衰老,容易招虫致病,加速死亡。需要对古树病虫害进行专业鉴定,对症下药,切记盲目施药”。
灌水、松土、施肥
春季、夏季灌水防旱,秋季、冬季浇水防冻,灌水后应松土,一方面保墒,同时增加通透性。古树的施肥方法各异,可以在树冠投影部分开沟(深0.3m、宽0.7m、长2m或者深0.7m、宽1m、长2m),沟内施腐殖土加粪稀,有的施化肥,有的在沟内施马蹄掌或酱渣(油粕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