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花,属植物桔梗的开花,桔梗,别名为铃铛花、僧冠帽、苦根菜、梗草、包袱花、六角荷、白药。原产我国各地,属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桔梗根药用,含桔梗皂甙,有止咳、祛痰、消炎(治肋膜炎)等效。
桔梗为深根性植物,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多野生于山坡草丛之中,其根肥大肉质,呈圆柱形,不分枝或少分枝。当年主根可长达15厘米以上。茎直立,高0.5~1米,全株有白色乳汁,通常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叶对生或轮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齿。花期较晚,7~9月在茎顶端生1朵或数朵蓝色或蓝紫色的花,现蕾时,膨胀呈气球形。花冠钟形,先端五裂,倒垂时很像古代的钟,所以又称钟形花,8~10月结果。
桔梗花蓝紫色的花朵,花形美丽,非常惹人注目。不少地方用作观赏植物栽培于公园庭院之中,清幽淡雅,别具情趣。
桔梗花单朵或二三朵着生于梢头,含苞时如僧帽,开后似铃状。花有紫蓝、翠蓝、净白等多种颜色,多为单瓣,亦有重瓣和半重瓣的,花姿宁静高雅,花色娇而不艳。日本以紫色代表桔梗,朝鲜以桔梗为清高。桔梗花的紫中带蓝,蓝中见紫,清心爽目,给人以宁静、幽雅、淡泊、舒适的享受。在百花园中,别具一景,被誉为"花中处士、不慕繁华",与红花相配,有"出类拔萃"之感,为优美的切花,广泛应用于花蓝,花束,一枚桔梗,可增添插花的观赏效果。也可作盆栽花或地植于花径、花坛。
桔梗根为著名中药,可医治伤风、咳嗽、祛痰和助消化,嫩根可供食用,过去多栽培作药用,现已开发作切花,花药并用,很有发展前景。 用作切花栽培的,应深翻土壤,施足基肥,开花前施追肥2~3次,促使花茎高生长 和花蕾形成。切花剪下后,保护好基部余下的茎叶,并施磷、钾肥1次,以利地下根的生长。秋后可采集供药用或留作翌年萌发新株。少有病虫害,较易管理。
桔梗花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阳处草丛、灌丛中,少生于林下。较耐高温,亦较耐寒冷,但不耐严寒酷暑。宿根肥厚粗壮,贮存养分较多,有利于越冬,北方可以生长,但由于气温低,生长期短,植株多较矮,切花的价值低,宜选择向阳温暖地。南方的炎热夏季,亦抑制植株生长,宜选择海拔较高的凉爽地区种植。喜光,喜湿润空气,忌干风,不耐用荫蔽。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粘重土或积水地生长不良。对土地壤肥力的要求不苛刻,一般肥力中等地即可生长,但肥沃地的植株高,开花亦较多。
桔梗对气候环境要求不严,但以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为宜,能耐寒。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为佳。低洼、积水之地不宜种植。
冬播于11月份~次年1月份,春播于3~4月份。以冬播为好,一般采用撒播。播时将种子用潮细沙土拌匀(比例为1盆土拌0.3kg种子)撒于畦面上,用扫帚轻扫一遍,以不见种子为度(即在土壤覆土厚度约2.5~3毫米),稍作震压。翌年春,出苗早齐。春播,要使出苗整齐,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或播后盖草保湿(处理方法:将种子置于30℃温水中浸泡,浸泡8小时捞出,用湿布包上,放在25~30℃的地方,上用湿麻片盖好,进行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滤一次。约5天时间,种子萌动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同冬播,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5天左右出苗。
桔梗花期长达4个月,开花对养分消耗相当大,又易萌发侧枝。因此,摘花是提高桔梗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更值得一提的是重瓣桔梗, 其花似两朵桔梗花交叉重叠起来, 固有其名。重瓣桔梗独特的造型更是受到很多园林艺术家的追捧, 是具有极大观赏性的一种植物。除种植于户外公园花径、花坛供观赏外, 还可作盆栽花置于室内, 其清新淡雅的品格会给室内带去一丝宁静, 适合家庭种植观赏。不仅如此, 还可应用于花束, 花蕾待放时膨大似球状, 别具情趣, 可增添插花的观赏效果, 也可增添花束的情感韵味。
收藏
举报
4 条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关注
精彩图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