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1月9日讯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市南部,因竹多竹大而得名,素有“川东绿竹之乡”美誉,竹唢呐技艺被列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绿竹面积40万亩,占全市竹林的“半壁江山”,总蓄量达250万吨,有白夹竹、楠竹、慈竹、斑竹等30多个品种。在省、市委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大竹县竹产业发展收获颇丰。
一是抓住机遇,贯彻落实。2019年以来,大竹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紧紧围绕打造“四川东部竹产业发展高地和全省竹产业创意先行区”为目标,抓住大竹被纳入全省渠江竹产业带布局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机遇,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加大投入,擦亮“竹”名片,加快建设竹产业强县。
二是理清思路,明确重点。2019至2021年,重点规划建设万亩竹海湿地公园、亿元竹笋加工企业、万亩竹产业园区、百里竹林大道等。主要建设以铜锣山为主的5万亩高标准白夹竹林示范基地和以五峰山为核心的2.6万亩竹产业园区,建成蒲包乡、石河镇、石桥铺镇万亩以上高质量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朝阳乡、蒲包乡和杨家“竹林小镇”,提升打造五峰山公园及其周边“竹林人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2021年全县竹产业产值由2018年的3亿元提高到5亿元,2025年达到10亿元。把高质量发展竹产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做大做优作响“川东绿竹之乡”。
三是加大投入,加速发展。近两年,大竹县每年落实500-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开展竹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在乌木滩、龙潭水库库区水位线以上沿岸以及城市建成区周边7个乡镇街道辖区,发展楠竹笋材兼用和斑竹笋用高产竹林示范片,打造万亩竹海湿地公园。依托城市公园,升级改造百竹园,打造竹文化主题公园3.5万平方米,新建竹博物馆、竹亭、竹笋雕塑等竹艺术景观园林。在县城区与各乡村旅游目的地公路两侧补种新竹,提升打造130公里美丽翠竹长廊,全方位展示竹文化。新培育发展以竹笋基地建设、竹笋加工为主的企业1个,占地面积26亩的加工厂即将建成投产。积极探索竹林流转、竹林入股、竹林托管、合作社统一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盘活竹林资源。(魏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