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优信息网

【年终专稿 花卉篇】定力在增强 潜力待挖掘

苗优信息网 https://article.ymebuy.cn 2020-01-06 14:27 出处:花卉报 编辑:@优苗小苏
很快,就要告别2019,步入2020。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花卉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回顾属于花卉业的这一年,虽说阵痛不断,但通过梳理行业事件可以发现,调整转型、提档升级依然是发展主题。

很快,就要告别2019,步入2020。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花卉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回顾属于花卉业的这一年,虽说阵痛不断,但通过梳理行业事件可以发现,调整转型、提档升级依然是发展主题。

  2019年花卉领域发送来的一些强信号,留给业者更多思考和展望。

政策倒逼见成效


  很多人应该还没有忘记,2019年宵花市热闹中的悲观与伤感。

  就在年宵市场启动前后,多地传来消息,市场拆迁事件密集发生,紧张充斥着每一个即将关停的市场,花商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点击率迅速突破10万+的花市关停新闻背后,商户何去何从?消费需求谁来满足?成为行业最关注的的焦点问题。

  经营场所的不稳定性正是有形花卉市场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这次波及全国、由大棚房整治而出现的大面积市场拆迁还不曾出现过。

  悲观之余,有多年市场运营经历的管理者认识还算清醒:一方面,希望政策的执行避免一刀切,结合花卉业的消费特点留足弹性和整改空间。另一方面,产业要升级,市场更要升级,市场无论从形象上还是内容上,都要有更高的要求,不能与城市发展环境格格不入。

  更为清醒的认识是:无论是因为政策环境还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提档升级,改变简易、破旧、脏乱的现状,外迁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很难改变二次拆迁的命运。

  今年,一批手持“准生证”的市场项目陆续亮相,更多的市场开始在环境整治、硬件投入、形象营造方面努力,实现内外兼修。这些足以说明政策倒逼的威力开始显现,手续合规、运营合法,力求稳定、少打“擦边球”,提档升级正在成为花卉市场的建设方向。

  

家庭园艺持续发力


  今年召开的多个花卉展会中,小到一个区域的专类展示,大到代表国家行为的北京世园会,家庭园艺的字眼频频亮相。这说明,从单一的盆花消费扩大到整个家庭园艺,消费趋势风向已变,发展进程势不可挡。

  虽然理想中的家庭花卉园艺产品更多还只是停留在“展示”阶段,但持续的宣传与引导将会对消费市场产生作用,拉动更多人群认可家庭园艺和日常生活的关联度,继而加速家庭园艺市场的供需平衡。

  在供应端,流行的早已不是“红掌、凤梨、蝴蝶兰”,花事活动增多,加之沟通日益便捷,生产者与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意见交换”,多品类、多组合、多功能的产品加速上市,由单一转向多元。

  花卉市场、园艺中心、花店、网络电商都在通过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来迎合家庭园艺市场的新需求。整个领域正在从集团消费消失的困境中走出,快速迈入新的家庭园艺时代。

  市场在不断变化,但花卉服务美好生活的性质没有变。从“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卉有望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家庭、个人消费的潜能,目前还处在起步期、调整期的家庭园艺市场,已经显示出自身的发展定力,只是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电商边界继续扩大


  2019年,直播发威了。视频制作走下神坛,吸引了更多的花卉园艺商家参与其中,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在力推、支持网络直播,消费数据直线上升。这种消费增长方式得益于直播的强互动效应,新的供给方式催生了大量新需求,更多的店家、网红通过直播实现了“名利双收”。猛增的消费人群对仍处“疲软期”的花卉业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迅速消化过剩产能。

  可以想象,今后更快的物流、更好的服务、更优的品质,会吸引更多人群加入花卉消费大军中。更多、更新的销售模式将会不断出现,刺激消费提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有形市场还是网络电商,粗放增长的现象依然普遍,低质量发展的弊端需要新一轮的洗牌来逐步消除。

  

利好政策春风吹来


  就在2019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行业间引发高度关注。《通知》中提出的“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等一系列新决定,被业界誉为“重大突破”。

  当然,通知的官方详细解读和细则还未明晰,这一政策调整所惠及的深度及广度还有待观察,设施农业用地新规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刺激还有待评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调整给发展设施农业的花企吃了定心丸,对于花卉生产发展的长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通知》带来的政策利好,提振了从业者信心,值得期待。相信随着更多惠及行业的政策落地,将进一步激发行业潜力与定力,引导、支持行业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