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花店花艺行业整体经营比较艰难。
电商、社区团购的进入,让传统以鲜花零售为主的花店,感受到严冬的残酷,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幸运的是,在这场大浪淘沙的剧变中,花店分级越来越明显,提升花艺水平、瞄准企业和高端客群,成为花店升级转型的关键。
纵观花艺行业,失去了前几年跨越式发展的速度,但保持着相对平稳的态势。年初,世界杯花艺大赛中国选手姚伟跻身十强,为花艺界注入强心剂;欧洲杯中国区选拔赛在各地举办,西式与传统插花培训、展览接连不断。尤其是传统插花爱好者明显增多,为传统插花的复兴带来良好势头。
零售市场转移定位亟待调整
“生意难做,竞争激烈”,是2019年很多花店老板的感受。
据不完全统计,多个城市的花店在情人节、七夕节等,营业额跟去年比能保持稳中有升的不到一半。而在这一年之间,新开业又倒闭的花店数不胜数。
冲击来自于颠覆传统鲜花零售模式的电商压价、社区团购等,尤其是跨界鲜花团购异军突起,让传统花店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此外,鲜花超市、自助鲜花机的推广,也在推动市场转型,原本是属于花店业务的家居日常用花,甚至是节日用花市场,已经悄然转移,且目前看来呈现不可逆之势。
然而纵观社会大环境,鲜花消费依然在稳步增长,人们对花艺的需求日益提升。企业用花、花艺沙龙、高端婚礼宴会、品牌发布等,都在重视鲜花部分,对鲜花品质、花艺水平的要求明显提高。
“散花越来越便宜,花礼越来越好看。”花店培训界名人花掌柜用这句话总结花店业现状。
由此,多维度发展的花店,总体形势看好。比如北京yangflora花店今年营业额持续增长,针对企业的项目有增无减,各种市集、网红展参与逐年增多。“很多项目都会想到借花艺来增加好感度。比如食品展、手工艺品展,我加入花艺主题的展览就很受欢迎。”另外,像伴手礼的制作、企业的花艺沙龙团建等,都是花店的业务增长点。
上海时尚花店代表LAMODA营业额同比增长了80%,可谓突飞猛进。花店新增了高端婚庆业务,200万元以上的婚礼连接了两场。高端办公场所每周换花业务,对花材和艺术性要求明显提升,自然风和主题风格陈列颇受青睐。花店老板耿睿珵认为,与奢侈品的花艺合作没有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是因为像Harry Winston钻石之王、爱马仕等,因自身产品的独特性,一直保持着业务增长。“花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筛选高净值客户”。
“鲜花并非生活必需品,而是生活的附属品,花店需要把自己定位为服务商,加强服务意识。”弗洛花园创始人之一告诉记者,针对银行大客户、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花艺培训活动是花店营业额增长的重要一环。珠宝花艺制作、压花灯罩等富有生活气息的产品,以及将鲜花搭配精油、手工皂,甚至便利食品售卖,都是将花店业务不断拓展的方向。
此外,估值千亿级别的小型造园市场和时下流行的植物墙设计制作,也是花店转型升级的突破点。
总之,在当前环境下,花店业面临两极分化,一条路是进军社区团购等零售市场,一条路是提升花艺水准,做出个性风格,打造综合实力与服务意识,承接更高端业务。
西花赛事活跃传统插花向好
2019开年,美国费城世界杯花艺大赛的举办引爆了行业热点。中国选手姚伟首次参赛,一举拿下第七名的好成绩,令业界欢欣鼓舞。随后,欧洲杯花艺大赛选拔赛在国内各省市举办,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花艺师站在赛场之上,在与国际接轨的赛制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年中的第十九届中国花卉零售业交流会引领国际花艺潮流,鲜花与时装的惊艳走秀将花艺与时尚完美链接;金秋十月的夏溪园艺嘉年华活动将花艺纳入园艺生活,引导人们在居家、庭院、修养身心中体会插花的美与快乐。
西式花艺随着西方系统教育体系的引进在中国快速发展,众多网红花店花礼设计独特、风格鲜明,形成了中国花店业的新锐力量;传统插花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他们分为两类:花艺从业者希望借传统插花体悟更深的东方设计思想,找到商业设计中的灵感;大众爱好者则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以难得的插花时光缓解压力,重拾内心的宁静。
对外,国际间花艺交流活跃频繁;对内,挖掘中国传统插花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两股风潮交汇,中国花艺界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西式花艺如何形成中国风?以东方文化为核心思想,以西式技巧为表现形式,成为众多花艺设计师的风格之路。
在传统插花界,年底刚刚落幕的“蔡仲娟插花艺术60周年展”在业界激发起一个热潮。汇集了当今花艺界众多名师的展览总体呈现出成熟精湛的技巧和正宗地道的传统插花韵味。众多观者一致认为,传统插花的艺术性与当今商业环境要求的装饰性与创新性在这场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体现。蔡仲娟大师对于传统的态度———承先古而不泥古,出新意而不失本,也给了传统插花界极大的启发。
随着文化自信在人们心中与日俱增,从业者的探索方向日益明确,相信不管在西方商业花艺领域,还是中国传统插花界,未来几年中国花艺界的成长将会发生量与质的转变。
花艺主题展
花艺师造园案例
“蔡仲娟插花艺术60周年展”作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