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花色丰富,花期超长,受到众多花友的喜爱。月季花在养护过程中,养护得当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从根部冒出笋芽,月季根部冒出来的笋芽,往往都是比较健壮的,比原来的老枝都会“粗”上一圈,其生长速度快,长势旺,开花性能强,也许就是将来月季植株开花的“主力军”。
有花友问,月季花冒出“强笋”后,要不要给其植株追加施肥。答案显然是需要的,充足的养分供应,可有效促进笋芽的生长,还有可能让植株再次冒出笋芽,并且一笋更比一笋“壮”。那么,月季冒出笋芽后,应该施用什么肥呢?给月季花施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月季施肥怎么平衡长枝和开花的关系?下面就和花友探讨一下,希望对花友有所帮助。
月季冒出笋芽后,应该施用什么肥呢?
月季冒出笋芽后,笋芽的生长期,应给其植株补充养分相对全面的多元素复合肥。最好是复合型有机肥水溶液,其养分相对全面,同时具有改良土壤的功能。有机肥可调制尝试低一些,每二十天左右灌根一次。如果没有适宜的有机肥,也可使用速效的化肥,市面上一般的多元素复合肥即可,每半个月可施用一次,比如花多多1号。其主要目标就是给月季植株补充较为全面的养分,供笋芽快速、健康、茁壮生长。
给月季花施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月季花在冒出笋芽后,需要及时追肥,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后,按照一定的规律给其施用,可以达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施肥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温变调浓度
给月季花施肥,需要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施肥浓度。气温较低时施肥浓度可以稍高一些,气温较高时,需要降低施肥浓度。环境温度高,施肥浓度高,有较高的烧根、伤根的风险。一般当环境温度在30℃以下时,施肥浓度可以调至0.15%左右,施肥频率可控制在15天左右一次。而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其施肥浓度最好能调至0.1%以下,施肥频率可控制在20天左右一次即可。当环境温度高于35℃低于10℃时,需要停止给月季施用任何肥料;
二、浇灌远离根
给月季花施肥时,尽可能的让肥液离其根系远一些。不管是施用有机肥还是速效的化肥,其肥液对植株的根系都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直接、大量接触月季花的根系及基部,很可能对其造成伤害。施肥时最好从花盆的周围施用,逐渐接近根系而不接触根系。特别是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尤为需要注意;
三、择机很重要
给月季花施肥时间的选择尤为重要。夏天的中午严禁给月季花施肥,其它季节可以随意一些,夏季中午的气温高,肥料也有一定的发热性质,这时给月季施用,很容易造成月季烧根。一般给月季花施肥需要选择在傍晚进行,傍晚施肥后,月季花通过一夜的“享用”,可吸收大量的养分,同时晚上的温度较高,肥料对月季根系的刺激也会相应小很多;
四、严控元素比
施肥时掌控各元素的比例,月季出笋的同时,很有可能上部的老枝正在分化花芽、孕育花蕾、开花。施用的肥料量最好选择各元素相对均衡的品种,不宜是高氮元素的复合肥,氮元素可促进植株快速生长,但对其开花有较大的影响;不宜磷元素过高的复合肥,磷元素可促进植物开花,但对其新笋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不宜钾元素含时过高,钾元素可扶壮植株,尽快速老化枝叶,很可能让新冒出来的笋芽快速老化,不往更粗更高的方向生长。而小苗月季施肥则不同,由于其主要目标是快速生长,施肥时可增加氮元素的施用。
月季施肥怎么平衡长枝和开花的关系?
月季花花期超长,一般能冒出新笋的植株,都是正在开花健壮的植株。月季花冒出笋芽后施肥相当重要,但是如果施肥不当,可能会影响其生长或开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平衡其长枝叶与开花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前面也有简单的描述,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影响。
为了不影响笋芽生长,同时又能正常顺利开花,这时,建议给月季花施用多种肥料,多元素复合肥与高磷钾复合肥同时使用,即保证月季笋芽有充足的养分生长,又能为开花提供充足的磷钾肥。施肥方案可参考,每20天左右施用一次多元素复合肥水溶肥,同时每15天左右施用一次高磷钾的复合肥,比如磷酸二氢钾0.1%溶液。两种肥料交替使用,之间错开一周左右即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