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衣蜡蝉,是蜡蝉科的昆虫,民间俗称“花姑娘”、“椿蹦”、“花蹦蹦”,虫体晒干后可入药,叫做樗鸡。 5月份正是它们的小龄若虫阶段。若是上前触碰它,它会立即蹦弹跳开或飞走,因此叫“花蹦蹦”,当它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化作一团,会让有密集恐惧症的人难以消受。
【1】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约3毫米,褐色,表面覆盖灰褐色蜡粉。
若虫:似成虫,头尖足长身体扁平,初孵化时为白色,后变为黑色,体表有许多小白点。
成虫:体长15至20毫米,翅展40至55毫米,翅上覆白色蜡粉。头向上翘,触角3节,刚毛状,红色,基部膨大。前翅革质,基部淡灰褐色,后翅基部红色,有8个左右黑褐斑点,中部白色半透明,端部黑色。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杈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后陆续孵化为若虫,6月中旬后出现成虫,8月成虫交尾产卵,直到10月下旬。虫卵多产于树枝阴面。成虫寿命长达4个月,危害至10月下旬陆续死亡。8至9月间危害最严重。斑衣蜡蝉是靠吸食植物汁液存活的,它们最喜臭椿也是多种果树及经济林树木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营造混交林,忌种喜食性寄主树木:臭椿、苦楝。
2、物理防治:消灭卵块,人工捕杀成虫。
3、生物防治:利用斑衣蜡蝉的寄生性与捕食性天敌—螯蜂和平腹小蜂,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4、化学防治:防治关键时期为幼虫发生盛期,喷施淇林御蛾进行防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