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天竺葵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吴 洋 郭正茂
天竺葵种类丰富,花色亮丽,长势强、分枝多、花量大、周期短,摘心一次或不摘心即有很好观赏性,春、秋季效果最佳。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依照 Naktuinbouw 标准建立了扦插繁殖母本金字塔管理体系,依托于北京花木研发中心温室内的高级别母本保障、标准化流程管控,云南洱源基地高品质插穗生产,为种植者提供优质天竺葵种苗。
准备阶段
接货准备 接货后第一时间开箱,减少苗株在黑暗缺氧环境下的时间,防止徒长、失水或高湿造成病害侵害。然后将苗株取出后,根据情况补水或药剂防治。
场地准备 充足的光照,保证温湿度的场圃;成品生产前应平整场地,铺园艺地布;地面排水性好,不积水;场地内无杂草;准备灌溉设施。
“卡丽奥”盆栽
基质配制
东北泥炭∶松针∶珍珠岩=5∶3∶2。加控释肥。
搅拌机搅拌,湿度控制握紧成坨,轻拨即散的状态。配制时根据基质的干湿情况,搅拌时适当加水。运输采用翻斗车,卸在日光温室前,从风口位置送进温室内。
优质种苗
移栽要点
基质填充 基质表面与盆沿齐平,不挤压,填充完之后清理地布上多余的基质。现用现配,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两天。
移栽步骤 先浇 1 ~ 2 遍水,基质充分湿透。浇水完成后 2 小时左右开始移栽。移栽位置正中间,种植洞大小要适宜,不能对根部产生挤压;移栽深度以生根苗根团上表面与盆中基质上表面齐平或略低为宜;移栽完成后将取完苗的穴盘清理出温室;移栽后再浇 1 次水。
上盆后两周
养护阶段
缓苗阶段 从移栽到植株开始发根。
光照:全光
温度:日温 25℃~ 28℃,夜温10℃以上。
湿度:基质水分充足,室内空气湿度比较大,白天需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
水肥管理 :2 ~ 3 天不用灌溉,之后基质表面开始发干,适当喷施表面即可。该阶段主要控制温度,降低湿度。
上盆后 5 周
发根阶段 从植株发根到根系到达盆壁和盆底。
光照:全光
温度:日温 25℃~ 28℃,夜温10℃以上。PAC 种类 5℃~ 10℃,先正达品种不低于 10℃。
湿度: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注意通风降湿。
水肥管理:保持基质湿润,在基质上半部 1/3 缺水时进行灌溉。灌溉时间上午 8 ~ 11 点。不用施肥。
病虫害防治 : 预防灰霉病,及时发现并去除底部黄叶,苯醚甲环唑喷施。
上盆后 12 周
快速生长阶段 从根系到达盆壁和盆底,冠幅覆盖盆面到长成成熟的商品。
光照:全光
温度:日温 25℃~ 28℃,夜温10℃~ 16℃。适合所有种类。
湿度: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注意通风降湿。
水肥管理 : 保持基质湿润,在基质上半部 1/2 缺水时进行灌溉,浇透。
灌溉时间上午 8 ~ 11 点。
营养生长期用 20-10-20 肥、10-30-20肥交替使用,每次施肥间隔3天。
开花期用 20-10-20 肥、10-30-20 肥交替使用,每次施肥间隔 2 天。避免铁锰中毒。
株型控制:拉开间距,25cm。分级,大小分开。根据情况以适宜的浓度喷施乙烯利,温度控制在 20℃左右。乙烯利喷施阶段根系要健康、发达,以 2次左右为宜。
病虫害防治 : 注意预防细菌性枯萎病,青枯病、叶斑病,灰霉病,腐霉病,锈病以及蓟马、蚜虫、鳞翅目幼虫。需要及时清理植物残体和黄叶。
上盆后 14 周
炼苗出圃阶段
光照:全光
温度:日温 20℃~ 25℃,夜温5℃~ 10℃。
湿度:注意通风降湿
水肥管理:保持基质湿润,在基质上半部 1/2 缺水时进行灌溉,浇透。
出圃:出圃前浇透水,叶片干燥之后进行套袋。套袋过程中对产品再次进行 1 次筛选,不符合质量的保留。
运输工具选择架子和纸箱。剩余产品重新摆放整齐,床面打扫干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