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花的秋冬季管理养护以及花期控制经验浅谈
文:花木君
《菊花》
【唐】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槿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这首是唐末著名诗人徐夤咏叹菊花的诗词,借用东汉桓景成仙的故事,说明菊花的特殊驱疫功效,赞扬菊花的奉献以及傲霜品格,最后讴歌陶渊明的甘贫乐道,充满了乐观豁达的浪漫情怀,是咏叹菊花的佳作之一。
菊花形态优美,香气清冽,幽雅高洁,色彩绚丽,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位列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花中隐士”称谓,因不畏寒冷,傲视霜雪,大多秋天开放,因而是金秋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如今金秋时分,又是一年赏菊佳节,不少花友栽培有菊花,然而对菊花秋冬季节的养护管理过于随意,认为无需管理,任其花开花败。其实,菊花在秋冬季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可以使得来年更加旺盛。
菊花的栽培素有“春种、夏定、秋养、冬存”的说法,秋天是菊花的放花期,重在养护,从而使得菊花花期长、花色鲜艳、花朵硕大;冬天则是休眠期,重在选种储存,下面我们就简单分享一下经验。
一、充足光照、延长花期
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在孕蕾时期需要控制光照,否则不好开花,然而在秋冬季则需要充足光照,这样可以使得花朵硕大、花色娇艳、花期延长。当然有些品种需要适当遮光,比如颜色较浅的菊花品种。
二、及时疏蕾、抹芽修剪
进入秋天,菊花到了现蕾期。有的不长出花蕾,而生长的地方还在长新的叶子,就需要把上方的芽剪除或抹掉。如果任意让它开花,很容易导致它花的形状不好看。而且等到它发育充实之后,我们要将它太高的花枝齐花托的下面剪除,而后把花头绑牢,这样子花就会长得比较好。
进入深秋,菊花的花蕾很多,枝顶端为主蕾,其下为副蕾,当主蕾有黄豆大小时,在梗略有伸长,主蕾与副蕾易于辨别时进行疏蕾,可在晴天的下午用小刀或利刃把副蕾剥去。不过,最好留一副蕾备用,否则主蕾损坏了无法补救。
三、适量浇水、及时施肥
秋天是菊花花期,相对浇水比较适中。要根据天气温度来确定浇水量,如果是晴天风大,可以适当多浇一点;如果是阴雨天,就不需要补充水分,室内则根据盆土干湿度进行适当补充。俗话说“干兰湿菊”,总体保持湿润的土壤,不过绝不能积水,避免烂根枯黄,甚至枯萎。
花期需要补充养分,可使得花朵硕大,花色鲜艳。十月上旬,可用0.1%的尿素以及0.05%的磷酸二氢钾或者稀释的饼肥水施肥,频率大概5天一次,施肥可采取灌根,不要喷施叶片和花蕾,避免黄叶或落蕾,花期后停肥。
四、预防病害、消灭害虫
秋季盆栽菊花病虫害较多。常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黑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1%波尔多液或者50%代森锰锌等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一般每周一次喷施三次即可预防和治愈。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可用40%的氧化乐果或40%的菊杀乳油稀释2000倍喷洒防治。
五、存芽扦插、细心养护
菊花秋冬季花期后的养护,有宿根保存和切芽重栽两种方法。宿根保存法是针对整盆菊花的养护,花期后将已经枯萎的茎秆剪掉,然后浇水将土壤湿透,将盆栽移放到阳光充足的室内,室温保证在3℃~5℃。然后细心养护,严格控制浇水,微微湿透土壤,防止盆土上冻。等到春天气温回暖,才开始适量增加浇水,促使复苏。
切芽重栽法,就是在秋末初冬的时候,选择一株健壮的菊花,根部有萌发出的新芽,用小刀将新芽连带土壤下面的根部一起切下来。然后种在一盆新的土壤里面,放在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将室温保持在3~5℃之间,适量浇水,只要保证盆土微湿即可(宁干勿湿)。一直到来年3月的时候,然后就能将盆栽放在室外养护,或是扦插,或是种盆都行。
六、花期控制、关键光照
菊花是典型短日照植物,若要菊花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只要适当遮光,每天给以6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的光照,连续60-70天,就能形成花芽而开花。因而人们根据菊花的习性,通过缩短日照时间,使之提前育蕾开花,就可以随意控制花期。
以上就是关于菊花的秋冬季管理养护以及花期控制的一点心得,如有不到之处,敬请诸位花友和盆友批评指正,欢迎留言交流,谢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