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优信息网

江西大规格紫果槭苗培育新技术

苗优信息网 https://article.ymebuy.cn 2020-10-25 16:48 出处:青钱柳 编辑:@优苗小苏
江西大规格紫果槭苗培育新技术 基金项目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JXARS-17 )。

江西大规格紫果槭苗培育新技术

基金项目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JXARS-17 )。

彭火辉等

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经历了起步、快速增长、平稳发展和低谷阶段,目前已步入提质增效的调整期。 在苗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容器苗、精品苗、造型苗等创新产品强势崛起,新品种、乡土树种、彩叶树种、功能树种等备受青睐。 紫果槭( Acer cordatum Pax. )为槭树科槭属小乔木,花期 4 月下旬,果期 9 月,是一种乡土彩叶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目前,对紫果槭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未见有其景观应用和大规格容器苗培育技术方面的文献报道。 本文分析了紫果槭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总结了一种大规格紫果槭容器苗快速培育技术,旨在为紫果槭苗木规模化生产提供借鉴。

江西大规格紫果槭苗培育新技术


1 紫果槭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1.1 观赏价值

紫果槭为落叶小乔木,叶近革质,卵状长圆形,翅果,可观果、观叶。 初春时期,紫红色的小翅果均匀分布在树冠四周,绿叶红果,远看景色极佳。 秋天叶片随着季节的变化渐变成黄色、红色或橙色,是南方少有的变色树种。

1.2 园林用途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作为重要的组成元素和表达内容,不仅美化了园林,还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在美学和功能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紫果槭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抗炎热,适宜栽植在长江流域以南与南岭山地以北地区,在园林上主要用作观赏和绿化,可种植于庭院、公园、广场、水旁。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可孤植、对植、列植、群植或林植,也可矮化作盆景栽培。

2 大规格紫果槭容器苗快速生产技术

紫果槭可以采用播种繁育,但实生苗生长较慢,树干直径年均增长 <0.5 cm 。 目前,园林上应用紫果槭苗木多为山苗或嫁接苗。 研究表明,江西南昌紫果槭嫁接选用三峡槭作为砧木,采用全冠错位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可达 80% 以上 。

2.1 培育大规格全冠砧木苗

三峡槭采用播种繁育,秋播或种子采收后经低温层积贮藏,翌年春播。 播种小苗出土后要注意及时间苗或芽苗移栽。 当播种小苗培育到地径 2~3 cm 时,选择休眠季节进行二次移栽,移栽株行距为 1.0 m×1.5 m 。二次移栽后的苗木再经过 3 年的抚育,最终培育成枝下高约 1.5 m 、地径 6~8 cm 、树冠饱满、分枝均匀的原冠苗,以备嫁接用。

2.2 全冠错位嫁接

全冠错位嫁接方法是在高位嫁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嫁接时保留砧木上错落有序的自然分枝形态,在保留的所有分枝上进行嫁接。 紫果槭采用全冠错位嫁接的方法可达到“一年嫁接,二年成形”效果,一般苗木在嫁接后第 3 年可出圃。

2.2.1 嫁接时间。 南昌地区紫果槭全冠嫁接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嫁接适宜时间为 2 — 3 月,在紫果槭萌发前进行; 秋季嫁接适宜时间为 9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

2.2.2 砧木处理。 选择地径 6~8 cm 、冠形较好、没有病虫害的三峡槭原冠苗作为砧木,按全冠苗木树形要求留好分枝,剪除多余的枝条。 ① 春季嫁接。 嫁接前对砧木苗进行断根处理, 并对预嫁接的主枝进行短截,以减少砧木树液流动,防止接穗溃烂。 ② 秋季嫁接。 要适当轻修剪,每个嫁接枝上要保留少量原砧木枝叶,保持树的蒸腾作用,防止树干日灼伤,并在秋季嫁接前 7 d对砧木浇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2.2.3 嫁接。 采用枝接的方法。 嫁接时选取半木质化、无病虫害、 芽饱满且直径 >0.5 cm 的健壮枝条作为接穗。采集的穗条可置于地窖或 5 ℃ 冷库短期贮藏保存,贮藏的穗条要注意做好保湿处理。 嫁接时,选取砧木枝条表面较光滑的外面或侧面,用嫁接刀斜切一深达木质部、上浅下稍深、长约 2.5 cm 的斜形切口,再削一长 3~4 cm 、 长削面 1.5~2.0 cm 带健壮芽的楔形接穗,插于砧木切口,对齐一边的形成层,用薄膜包扎好,再进行套袋。 嫁接过程动作要流利,插入接穗不能损坏,包扎和套袋时不能造成接穗的移动错位。 嫁接时还要注意把握嫁接的位置和接穗芽的走向,形成交替错落分布,以利于快速形成全冠苗木。

2.2.4 嫁接后期管理。 嫁接后要及时剪除砧木萌发的枝条。当接穗萌生枝长到 5 cm 左右,要及时去除套袋。当接穗长至约 30 cm 时要进行短截,以促进枝条长粗,并防止大风造成嫁接口断裂。 春季嫁接,嫁接苗圃地要偏干管理,防止积水;秋季嫁接,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壤干旱缺水。 嫁接成活后,要注意防治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保护好树干,防止日灼伤和冻伤。

2.3 容器化培育

2.3.1 移植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移栽是提高容器苗成活最有效的方法。 苗木移植的最佳时间是苗木休眠期,一般发芽早的树先移、发芽晚的后移,落叶树种先移、常绿树种后移,木本树种先移、宿根草本后移,大苗先移、小苗后移 。 试验表明,南昌地区紫果槭最适合移栽的时间是 12 月上旬至翌年 3 月上旬,即紫果槭落叶后至芽萌动前。

2.3.2 移植基质。 育苗基质是影响容器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质理化性质的不同对苗木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一些基质育苗试验还进一步证明,基质的物理性质比化学性质对容器苗生长更为重要 。 轻基质容重小,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成团,成本较高。 重基质容重较大,孔隙度小,移栽时与根系接触更紧,成本相对较低。 大规格乔木容器苗一般都是摆放在地面进行培育,容易受温度、湿度和大风等外部环境影响。 大规格乔木容器苗育苗基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土壤为主,辅以河沙、有机肥、木屑、草炭、砻糠灰等材料,配成偏重型的混合基质更有利于容器苗后期管理。 根据江西金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经验,可以采用 50% 黄土 +30% 腐熟的园林树枝粉碎物 +10% 焦糠或河沙 +10% 有机肥作为大规格紫果槭容器苗生产用混合基质,该基质配方取材容易,成本相对较低,且苗木成活率高。

2.3.3 苗木移植前的处理。 选择枝干匀称、树形饱满、无明显病虫害、在苗圃经过 2 次以上的紫果槭嫁接移栽苗进行移植。 移植前要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修剪以疏枝为主,并结合修剪对树冠进行调整,修剪后用伤口处理剂进行保护处理,用草绳或无纺布缠绕枝下主干。 如果生长季节进行移栽,要提前 30 d 以上进行断根处理。

江西大规格紫果槭苗培育新技术


2.3.4 移植。 采用带土球移栽的方式,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 6~8 倍。 按照苗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植树袋或控根容器,容器直径要比苗木土球直径大 20 cm 以上。 移植前,先向容器内加入 1/4 深度的基质,基质在容器内呈圆锥状,将苗木移入容器正中间,去除绑在土球表面的草绳或布带,向容器四周加入基质,并浇水落实。 移植完成后,容器上口应高于种植面 5~10 cm 。

2.3.5 支撑固定。 苗木在容器内种植好后要及时进行支撑固定,防止因苗木摇动或倒伏影响苗木成活。 容器苗圃支撑固定可采用钢丝绳或木棍三角支撑的方式,支撑物与树干接触处要用橡胶、无纺布等软材料进行垫隔,防止磨伤,木棍三角支撑的一根支架必须支撑在迎风方向且均匀分布在容器外围 。

2.3.6 后期管理。 ① 科学的肥水管理。 根据移植后苗木对水分的不同要求,分为成活前和成活后两个阶段。移植苗成活前水分管理以控为主,即以保持容器内的基质湿润为准,应避免基质过湿造成烂根,主要目的是保证苗木地上部分的活力,促进苗木生根,基本不施肥。 苗木成活后的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主,主要目的是促进苗木生长,及时满足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在生长季节可结合浇水进行施肥。 ② 防治蛀干害虫。 紫果槭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幼虫。 根据调查,南昌地区天牛幼虫危害时间为每年的 4 — 5 月和 7 — 10 月。

天牛防治以治成虫为主、杀幼虫为辅。 成虫防治时间为 5 — 7 月,可采取药剂防治、诱杀和人工捕杀等方法进行防治。 天牛幼虫主要靠钩杀或注药的方法进行防治。 实践表明,主干刷白可以减少蛀干害虫的危害。

3 结语

紫果槭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北、江西、四川、贵州、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槭树品种。春季紫红色的翅果小巧别致,秋季叶色绚丽多彩, 是我国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色叶树种。目前,紫果槭产业化程度不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在良种选育、生产标准化和景观应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在引种试验中发现,其实生苗个体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的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