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过后,深秋到了,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立冬了,最近全国各地气温都出现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已经达到十几度了,北方的室外更加萧条,树叶秋黄,散落的满地都是,对喜欢养花的人而言,家里的植物是时候多一份用心了。
进入深秋,大多数植物的养护都出现了“大变样”,很多植物都需要“虐养”,比如月季、三角梅、君子兰、多肉等等,气温凉爽、温差大,通风好、光照充足,这样的条件正是它们开花、上色的最佳季节,尤其是多肉植物,深秋就是“上色”变美的最好时机,趁着现在,抓紧给它们做个“体检”吧。
1、观察生长速度
气温下降以后,天气凉爽,绝大多数植物都进入了今年最后一波生长旺季,尤其是多肉、一些耐寒植物等,现在就是它们增强自身抗性的最佳时机,在快速的生长过程中,花友们需要多观察生长状态,一旦根系、叶片等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处理。
期间,如果遇到植物一直没有生长迹象,浇水也出现萎靡不振的情况,大多数都是根系出了问题,花友们需要及时脱盆,检查根系,处理好以后给它重新上盆,用上适宜的土壤,服盆后很快就能长出新叶,后面就可以“虐着养”了。
2、观察叶片状态
在生长期内,如果养护得当,植物都会快速冒新叶,已经到了花期的植物,也会枝叶翠绿,开花非常艳,对于多肉植物也一样,它的叶片也会变得肥厚挺实,如果这个时候植物的叶片瘦小、枯黄等,一定是浇水不当或者环境不适宜造成的。
深秋养花,浇水一定要“管住手”,虽然是生长旺季,但是气温下降以后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高,这个时候浇水越勤,越容易出现黄叶、烂根等,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的都能“死亡”了。
3、观察“气色”
什么是气色呢?就好比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否健康一样,当一个病人病情好转的时候,都会说他的气色好多了,同样的道理,其实植物也可以观察“气色”的,它的气色可以通过长势、叶片颜色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换句话说,没有病态、长势好,那气色自然就非常好了。
相反,当植物“气色”不好的时候,一定是在养护中某种因素不适宜才引起的,进入深入以后,浇水、光照、温差就是养好植物的“三大关键”,很多开花植物孕蕾都离不开光照、温差,多肉植物也不例外,浇好“一勺水”,才能养好一盆花。
温馨提示:深秋养花,一定要从这“3个方面”去着手,先给它们做好“体检”,后面才能“虐着养”,不然还没有等寒冬到来,植物们全身都一副“病态”,越养越难伺候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