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茄,又叫洛神花,为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其花大色艳而亮丽,花萼和小苞片肉质、呈紫红色;花可食用,花萼常用以制果酱或做食用色素,味酸,可入药,茎皮纤维可以用于搓绳索使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加工、美化于一身的观花赏果型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播种育苗
1.苗床准备
选择阳光充足、地势稍高、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地块,深翻土、耕耙后,起畦面宽1.2~1.5米的高畦苗床,每亩苗床撒施,经过充分腐熟后的优质农家肥25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尿素7.5~10公斤,与床面土壤拌均匀作基肥,耙平后,即可播种。
2.播种
玫瑰茄,宜在春季2月末至4月初,适时进行播种育苗。种子可干播,或浸种催芽至种子露白后播种;通常进行苗床撒播,也可条播或点播;每亩苗床播种量为40~50公斤;播种之后,及时覆盖撒施一层厚约1~1.2厘米,用疏松肥沃山林表土、塘泥、田园土、腐叶土、泥炭土、火烧土杂肥等4份,河沙或煤灰3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或饼肥屑3份,混合拌均匀后过筛的细肥沙土,再盖上一薄层稻草或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然后淋浇一次透水。
3.苗床管理
玫瑰茄,在播种后,要及时在苗床畦面上,进行横拱薄膜保温。应适时浇水,保持苗床土壤见干见湿;出苗之后,通常在3~5片真叶时,进行移苗补稀,或移苗栽植到大小适宜的营养袋、纸杯、草钵、花盆等营养容器中进行育苗,也可以将催芽至露白的种子,直接点播在营养容器中,进行育苗。苗期视幼苗的生长情况而定,适时浇施2~3次,稀薄腐熟的农家肥水或饼肥水,也可以使用硫酸钾复合肥加水浸泡稀释后浇施。通常在苗高15~25厘米左右时,移苗种植;应在移栽定植前,适时进行除膜练苗。
二、移栽上盆
1.选盆
玫瑰茄的根系较发达、植株较高大,宜选用大小适宜的中深或较深的盆钵栽植,以后随着植株的长大,逐步换用稍大一些的盆钵;在秋冬季的花果期,宜选用较深大的紫砂盆、釉陶盆或泥盆、瓦盆、素烧盆等进行定植;盆的形状以圆形盆、多边形盆或莲花盆为佳;盆的颜色要与玫瑰茄花果的颜色相衬托,可以选用素色、白色、黄色、蓝色、黑色等的盆定植观赏。
2.配土
玫瑰茄,生长旺盛,性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透气性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可以选用疏松的红黄泥、塘泥、山林表土、田园土、泥炭土、腐叶土等4份,河沙或煤炭渣2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堆肥、禽畜粪肥、圈肥、厩肥、土杂肥、蚕沙或饼肥屑、城市垃圾肥等2份,腐熟的锯末、碎松针、树皮屑、椰糠、谷壳炭、砻糠灰、食用菌下脚料等2份,加10%过磷酸钙、8%骨粉、贝壳粉或虾蟹壳粉,5%硫酸钾,混合拌均匀作培养土。
3.上盆
玫瑰茄,宜在春季3~4月,适时移栽上盆;采用营养容器育苗的,可推迟到5月初进行移栽上盆。选用较粗矮的壮苗和大小适宜的盆钵栽植,以后要随着植株的长大,换用稍大一些的盆。在盆底放些泡制过的动物骨块、蹄角片、虾蟹壳和10~20粒煮熟发酵过的黄豆作底肥。裸根移栽的苗,应在根部蘸上泥浆后再栽植。栽后浇一次定根水,放半阴半阳处养护10~15天后,逐步转入正常养护。
三、养护管理
1.养护环境
玫瑰茄,性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耐热,不耐寒冷,怕霜雪;在生长季节,宜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全日照露天养护。夏季伏天也不需要遮阳,玫瑰茄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旺盛,花多节密、果大色艳。雨季要注意防止盆土长时间渍水或盆内积水;连续下雨天时,最好不让其淋雨。秋末霜冻来临前,或在气温低于15℃时,移到室内供观赏,宜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保持温度在15℃以上,可延长观果期。
2.浇水
玫瑰茄,性喜湿润,也较耐干旱,怕涝,忌积水;在平时,宜适时浇水,保持盆土见干见湿,浇水以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为原则,即在每次浇水后,待盆土稍干燥时,再浇一次透水。夏秋季,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浇水,并在晴天上午9点至10点,进行喷叶面水雾2~3次。花蕾期和果实膨大期,宜保持盆土稍湿润,即在盆土面稍干燥时,应及时浇水。果熟后,应保持盆土偏干燥,有利于延长观果期。
3.追肥
玫瑰茄,性喜肥,也耐贫瘠;在生长季节,结合浇水进行浇施液肥,每月浇施2~3次,用骨粉3份、过磷酸钙4份、硫酸钾3份,加水5~10倍浸泡后,取肥液,加水稀释成浓度10%~20%的液肥水进行浇施;或用以磷钾为主的硫酸钾复合肥,加水浸泡后,稀释成浓度5%~10%的肥水进行浇施;宜在生长季节,使用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通常在初蕾期至果实膨大期间,宜每隔7~10天喷施一次。果实成熟后,不再追肥。在夏秋季,宜在傍晚进行追肥,第二天早上再浇施一次水。
4.松土
玫瑰茄,宜在生长季节,每月适时进行一次盆面浅松土,每次松土深约1~5厘米左右,宜在松土前,盆面撒施一些腐熟干燥过筛后的鸡粪、火烧土杂肥、骨粉、城市垃圾肥等作追肥,并在每次松土后,浇一次透水。
5.换盆
玫瑰茄的花蕾,生长于叶腋,并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通常是下部先萌生的花蕾先开花,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往上开花。生长期间,应进行换盆数次;即随着植株的长高,盆与植株的比例不协调时,应及时进行换盆;换盆时,宜在盆土较干燥时,将植株带土从盆中脱出,在操作时应注意,不要弄散盆土和损伤根系,选用稍大的盆,在盆底放些泡制过的动物骨块、蹄角片等作底肥,加些培养土,将脱出的植株带土球放入盆中,四周填入培养土,稍压实,浇透一次水,放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正常养护即可;这样换盆,几乎没有缓苗期,一般不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6.修剪整形
玫瑰茄,在生长前期,植株还没有形成花蕾时,可以适时进行1~2次摘心打顶,促期多分生侧枝。可以在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用竹子、木条、钢丝和铁丝环、钢丝环等,进行设立枝架,并用细铁丝、铝丝、铅丝、铜丝或棕丝、麻线等进行绑枝固定,以防果实过重而压折枝条。也可以不立枝架,适时剪去植株的过高的枝叶。在果实成熟后,可剪去全部叶片,供作观赏。玫瑰茄的花萼呈肉质,在花谢后,花萼包裹着果实逐渐长大,成熟时紫红色、鲜艳通透,非常美观。
7.病虫害防治
玫瑰茄的抗病虫能力较强,盆栽玫瑰茄,很少发生病虫害;偶有茎腐病、根腐病和煤污病及食叶虫。在平时要注意加强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注意适时松土,防止盆土板结;平时浇水不宜过勤,雨季要注意防止盆土长时间过湿而渍水或盆内积水;盆土板结时和过湿时,不宜进行追肥。平时应注意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进行人工防治和喷药防治。
8.留种
玫瑰茄是一年生植物,使用种子进行育苗繁殖。做种用的种子,宜在每年秋末冬初,霜冻来临之前采收;即在果实成熟后,果实外壳开裂前,剪下大个的果实;晾晒1~2天后,取下花萼,与果实分开晒干。花萼晒干后贮藏,可用作泡茶或做食物色素、制果酱等。果实晒干裂开后,取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后,装入布袋或纸袋中,进行干藏,留作种用或用于榨油食用。
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绝不让你失望!
对于,玫瑰茄的繁殖与盆栽养护管理,这一问题,你有什么想法,欢迎一起在评论区进行讨论、交流哦~
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创作路上感谢你的陪伴,我会继续加油的!
(注:部分配图来源网络朋友)
欢迎你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创作出更多你喜欢的内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