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石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北方宿根在土壤中不能安全越冬;南方能越冬的宿根来年也弱,因此多作为一二年生草花培养。
株高20~40厘米,茎簇生而细弱,株丛外围的茎杆常铺散下垂。
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基部抱茎。
花着生于枝顶,单生或数朵聚生;花瓣边缘具明显的三角形齿裂,单瓣或重瓣,有红、紫、白、粉等色,还有复色或杂色,花瓣五枚,花径约3厘米。
蒴果矩圆形,4瓣裂;种子扁圆,寿命3~5年。
花期5~9月。
品种
1.羽瓣石竹花瓣先端的裂刻深达花瓣的1/3左右,裂刻呈条形扭曲状,花型大。
2.锦团石竹花型大,直径约5厘米,重瓣;花瓣先端齿裂状,色彩艳丽。
3.矮石竹株高约15厘米,花径较小,有单瓣也有复瓣。
习性
耐寒力强,不耐暑热,盛夏季节常脱叶。
要求肥沃、湿润和疏松的土壤,盆栽时以腐叶土为好,耐盐碱,怕水涝,喜充足的阳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
繁殖和栽培
9月初进行盆播育苗,长出4片真叶时移栽一次;北方入冬后囤放在冷室中。如果冬季室温高,也可一月播种,经2次间苗后起苗栽入小盆,换入大盆培养,5月开花。
清明前后脱盆定植在庭院,长江流域秋播后可于11月在庭院中定植,来年早春可开花。东北和西南夏季无酷暑的地区,4月份直接播入露地花池中,秋季开花。
还可剪老植株上的枝条,截成6厘米长一段,插入素沙,入土深3厘米,放蔽荫处养护,15~20天生根。栽前应施入有机肥料,株行距保持30~40厘米。
养护
春季花谢以后可让它们继续生长,夏季如果叶片枯黄,可将地上植株剪去,停止浇水,迫使地下宿根休眠;立秋后灌一次透水,又能抽生新枝新叶于秋季开花。
盆栽时应栽入30厘米口径的大盆,放在庭院或阳台上,让它们充分见光;开花前半个月追肥2次。如想保留老木,入冬后剪去地上茎杆,放冷室或楼道内,来年早春翻盆换土,又可开花。
采种
石竹容易杂交授粉,品种间应拉开距离栽种。
如果将多品种混栽,杂交后代的花型和花色会更丰富多彩。
春季开花后,6月份种子陆续成熟。
蒴果成熟后自动裂开而散出种子,雨水渗入蒴果也容易发霉,应随熟随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