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花又名绣球、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其球状花序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丰富多变,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园林绿化和盆栽观赏花木。八仙花原产我国和日本,1736 年引种到英国,现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在欧洲,荷兰、德国和法国栽培比较普遍,在花店可以看到红、蓝、紫等各色八仙花品种,在庭园、建筑物前作为园林植物地栽的八仙花也很普遍;在亚洲,特别是日本盛产八仙花,在园艺商店中八仙花的品种繁多,可以看到许多花色奇异的新品,价格昂贵,大多作为家庭盆栽观赏;在美洲,美国栽培比较普遍,盆栽和室外栽培都有一定数量。
1,基质
八仙花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通常用腐叶土、壤土、有机肥按4:4:2比例配制成栽培基质栽培,大规模生产宜用草碳、珍珠岩、有机肥按6:2:2比例配制栽增基质,用前彻底消毒。
2,上盆、整形
扦插苗生根后要及时移栽上盆。选择盆径15-20cm的盆进行移栽。幼苗上盆后适当遍荫,叶面喷水,以利缓苗。幼苗成活,新芽长至10-15cm高时,摘心,促使下部腋芽萌发。然后按照位置选留4个中上部新枝,将下部的腋芽全部抹掉。新枝长至8-10cm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塑造良好的株形。
3,施肥
八仙花喜肥,一般每半个月追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前期氮肥要多一些,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期磷钾肥应多一些。生长期间每10-15d施1次腐熟的砚肥水(水400-500 L,豆饼10~20 kg,猪粪20~30 kg,硫酸亚铁5~6kg),每15 d叶面喷施1次0.1%的尿素或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花芽分化期间,适当增施磷、钾肥,亦可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2-3次。花蕾透色后,停止施肥;休眠期间,停止施肥。
4.浇水
八仙花叶片的蒸腾量很大,因此必须及时浇水,即使短时间的缺水萎焉,也可造成叶缘干枯,花朵坏死。尤其在夏季,必须遮荫降温减少蒸腾,并保持60%以上的空气湿度。另外,八仙花花色受土壤pH的影响较大,通常在酸性环境呈蓝色,而碱性环境呈红色。因此,可根据需要的花色确定所浇水的pH。
5,温度
八仙花不耐高温,要求温度在15-25 ℃之间,高温会使植株矮小,花色变溃,降低产品品质。在炎热夏季,通过遮荫、加强通风、叶面喷水等措施进行降温。花蕾现色后,温度应保持在10-12 ℃,以提高花色色度,并可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
6,光照
八仙花喜半阴环境。光照过强容易造成叶片褪绿发白,严重时常常造成叶片灼伤焦枯。在适度的光照下,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在炎热的夏季,需用75%遮阳网进行遮荫,并通过调整遮阳网的高度来调节光照。晴天,上午10:00拉上遮阳网,下午4:00拉开遮阳网;阴雨天全部去除遮阳网。遮阳网去除时,应逐渐去除,避免光照过强灼伤植株叶片。
7.修剪
八仙花萌芽力强,在植株基部常会萌发很多营养枝,为减少营养损耗,要及时抹除。八仙花一般在两年生的壮枝上开花,若老枝需更换,可选择健壮的营养枝作为预备枝。花后及时短截,保留2-3个健壮芽,以限制植株长得过高和促发新枝。
8,促成栽培
八仙花正常情况下于6月末开花。通过前期的短日照处理和后期的人工低温调控,花期可提前到元旦和春节。生产中,八仙花在4月中下旬至5月进行繁殖。生根上盆后,经过充分生长和短日照,促进生长和花芽分化,于7月放于冷库中,进行低温处理,到8月中、下旬或9月初,完成花芽分化。然后在温室进行保护地栽培,可于春节上市。八仙花为短日照植物,每日黑暗10h以上,夜温11~18 ℃时,约经42 d可形成花芽。花芽分化后,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完成花芽的进一步发育。促成栽培的前处理方法是:在花芽分化后,逐渐减少浇水,促进枝条充分成熟。摘去叶片移入冷库(5-7℃),控制浇水施肥,维持半干状态,促进植株充分休眠,经42-56 d后方可进行促成栽培。在低温处理结束进入温室后,促成栽培的温度不但影响发育速度,而且影响花色、花序大小及成品高度。八仙花是低温植物,在夜温低于16℃时生长最好,和17-18 ℃相比较,11-14 ℃的夜温将生长更好;在温度12 ℃时促成栽培时间为16周,16℃时为12周,18℃时为10周。一般先加温至13-15 ℃,以后逐渐提高到20 ℃左右,此期要保证光照充足,土壤湿润,空气湿度较高。当花芽和花序明显伸长时,将温度降至16 ℃左右,降低空气湿度,20 d左右即能开花。花期要保持水分充足,光照充分。八仙花花朵硕大,为避免开花时花序倒伏,可立架绑缚,提高观赏效果。
9,花色调控
八仙花随着基质酸度的变化,其花色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在pH=6.5时,花色为粉色;在pH=5.5时,花色为蓝色。八仙花的夢片包含有红色素,和一定量金属发生反应后(包括铝)将变为蓝色。铝是决定八仙花颜色的主要因素,常通过含铝的化合物(硫酸铝)来调节花色。为形成蓝色成品花,需要在夏季就开始使用硫酸铝,在一般低石灰含量的土壤中栽培,需要施用四次以上,质量浓度控制在12 g/m'。相反,基质中添加石灰,可以把蓝色八仙花逐渐变为粉色。栽培过程中,基质本身富含铝。除非采取措施防止铝吸收,否则在开花后,开粉色的八仙花伴随花朵的开放和时间的延长,将逐渐变为蓝色。磷肥可活化土壤中不可利用的铝。在开花期间高磷和高氮可促进形成亮丽的粉色芯片。对形成粉色花有难度的品种,在花芽出现后可辅助施用含700 mg/kg氮的磷酸钾(一铵或二铵)。在保证基质中铝含量充足的情况下,维持低含量的磷、氮,提供高含量的钾(低磷,高钾的肥料),可促进形成亮丽的蓝色花。当導片充分着色时停肥。在促成栽培中,蓝色苞片比粉色苞片用肥淡一些。在花芽出现后的几周,额外施用硫酸铵,可使苞片完全变成蓝色。如果土壤或水分是碱性时,还需要再增加使用量。
10、病虫害防治
(一)侵染性病害
八仙花具有较强抗病性,病虫发生的频率很低。但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生长期间偶有叶斑病、炭疽病和立枯病等发生。病害在温室中几乎全年均可发生,生产中注意通风透光,合理疏枝,及时清除病枯叶。1,叶斑病;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至多角形,褐色或暗灰色,边缘紫褐色或近黑褐色。发病初期喷洒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1:1:200),隔7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2.锈病;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叶面出现较大的浅黄色至锈褐色孢子堆,病叶干枯和破碎。发病季节,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3,立枯病;立枯病主要危害叶片、茎部,染病时近地面叶片产生水渍状黄褐斑,并蔓延到茎部,导致叶片干枯,茎秆变黑腐烂。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茎。染病叶面出现一层浅灰色霉层,以后逐渐成浅褐色。发病期间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5,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为褐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边缘紫褐色至蓝黑色,中央浅褐色至灰白色,具轮纹,有轮生的小黑点突起。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仅1mm,大的可达10 mm,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7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
(二)生理性病害
1·花芽败育或花序畸形;八仙花在夏季生长期间因栽培条件差,或在低温处理时受冻,在贮藏或运输时花芽受损伤等,都会造成花芽未分化或分化不完全,从而导致花芽畸形。花芽早于夏季就开始分化,称为提前分化。提前分化会导致叶片少于正常叶,由于缺乏足够的叶面积,花的发育也就较差,甚至导致花序带叶,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但如果从花序上较早去掉叶片后,花序会正常发育。2,发育缓慢;植株低温处理不充分,会表现为发育缓慢,出现节间缩短、叶片变小、莲座状叶等症状。可通过使用赤霉素来弥补。一般情况可向叶面喷洒1次质量比为2-5 mg/kg赤霉素溶液即可使植株恢复正常。如果效果不明显,可每周喷洒一次,连喷几周。
(三)虫害
八仙花虫害较少,时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为害。介壳虫主要为害幼嫩的茎叶,致使叶色发黄,枝干干枯。少量发生时,用软刷轻轻刷除,再用水冲洗干净。用药剂防治时,最好在若虫孵化期喷施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杀惧松乳油1000倍液。其他虫害防治可参考月季栽培部分相关内容。
11、炼苗和售前处理
若室内空气湿润、相对冷凉,避免阳光直射,八仙花可保持较长售后寿命。对零售商和家庭养护者来说,水分管理很关键,萎蒿会严重影响八仙花的生长,一旦干枯则不能完全恢复。一般在叶片显色初期,就要做好售前处理:即施肥量减少一半,控制营养生长,以使植株强壮。全部着色的花十分娇嫩,因此在栽培的最后几周,应适当遮荫防止温度过高。同时逐渐减少浇水,勿使花朵萎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种植者关注八仙花的切花采收技术,尤其是在出口的时候。但八仙花的切花很容易枯萎,主要原因是它的叶子太大太多,即使再给它补充水分,也很难延长它的瓶插期。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可能地去掉八仙花的叶子。2采收后马上把花枝的基茎泡入水中。最好把装有水和营养液的桶放在花旁边,随来随泡。③最好在上午较凉爽的时候采收,采收那些花序中有1/2-2/3的花苞即将开放的植株。④在pH=4.0-5.0的酸性环境中,进行分级;然后,至少保证有4 h的再次水合时间。⑤八仙花对乙烯气体并不敏感,所以不需要用STS进行特殊处理。⑥八仙花不宜在冷库中贮藏2d以上,比较适宜的贮藏温度是3-4℃或更低。八仙花的切茎长度为70~75cm,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它的瓶插期为10-12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