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属于菊科万寿菊属,又被称为金盏花、臭芙蓉等,是一年生的草本花卉,原产地为墨西哥。万寿菊的花瓣中含有天然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预防人体因器官衰老,同时还可以作为食品、药品、化妆品的色素添加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万寿菊比较喜光、喜温湿,耐干旱但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很强,较为耐移植,成活率高。万寿菊的花期很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因此,延长万寿菊的花期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一、万寿菊的生物学特性
万寿菊又叫作臭芙蓉、蜂窝菊、金盏菊等,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万寿菊的高度一般为60厘米-90厘米,春栽万寿菊生长势很强,比较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种植环境,不耐高温酷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比较耐移栽。万寿菊的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叶对生,属于头状花序、单生、花直径在5厘米-10厘米。花的颜色为黄色,极具观赏价值,还能够用于叶黄素的提取,用于饲料、食品添加剂等。一亩地可以保苗3500-4000株,每株可以生产鲜花0.4-0.6公斤。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后期脱肥,容易造成花势弱,花期短,植株早衰。
二、万寿菊对种植环境的要求
1、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万寿菊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还是以肥沃、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在一般肥力且平整的田块均可以进行种植。如果土壤肥沃,可有利于万寿菊花体积的增大,而且单位面积内,花数亦较多。因此,我们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豆类作物、小麦、玉米、瓜菜类等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如果土壤pH值过低,可能会导致万寿菊出现焦边,老叶上有枯斑,生长点坏死等现象。
2、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万寿菊属于典型的喜光植物,不耐荫,可以忍受全日照,我们在维持适中光照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光照水平。虽然,万寿菊在半阴处也能开花,但植株长势往往很弱,花体积小。万寿菊对日照反应为相对短日性,以发芽后的20天之内对短日反应最为敏感。温度在20度的时候,可以正常开花,但当气温高于35度的时候,只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表现出绝对的短日照性。因此,万寿菊在高温条件下生长时,我们必须给予短日照才能开花。长光照将引起植株的早熟,短时间光照能够使植株在矮小、强健状态下开花。充足的光照条件,能明显提高万寿菊花的质量,使得植株矮壮,花色艳丽。
3、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万寿菊较为耐干旱,在多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植株的真叶期,土壤稍干燥后再进行浇水,不但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而且还可以控制芽的生长。万寿菊的浇水不得使土壤过湿,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万寿菊具有紧密的花序结构,应该避免将水浇到花上。
4、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万寿菊比较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种植环境,在酷暑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稍耐早霜。不耐寒。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万寿菊植株所需环境温度不同。万寿菊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度,高于30度或低于12度则会造成生长缓慢。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5度,花芽分化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度,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0-28度。如果环境温度超过32度,则会造成枝叶徒长,停止开花。但在高温季节过后,如果环境温度不低于10度以下,且位于背风向阳的地块,则植株新生侧枝的顶端仍可不断开花。
三、万寿菊的高产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
在万寿菊的整个育苗过程中,只有重点控制好整畦施肥、种子处理、苗期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万寿菊的育苗质量。万寿菊的育苗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25日到4月10日,最好是选择背风向阳、肥力较好、便于浇水的砂质土地中进行种植。
(1)整畦施肥
在万寿菊育苗之前,我们需要将地块整平,同时要在苗床上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以保证苗床土壤肥力充足。
(2)种子处理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我们尽量选取优质品种,剔除残粒、病粒,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使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泡种子6-8个小时,浸泡完成之后,及时取出种子晾干,配合一定质量的砂土、草木灰均匀混合。
(3)苗期管理
一般在播种后的5-7天,万寿菊即可出苗,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及时揭去薄膜。在万寿菊出苗后,我们应该保证苗床内的温度控制在15-27度,绝不能超过30度,可以有效防止烧苗烂苗情况的发生。在万寿菊的幼苗长到3-4厘米的时候,第1对真真叶展开,就要在风小以及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通风。在万寿菊幼苗高度长到10厘米左右时,气温稳定在12-15度,我们要在上午的8:00-9:00进行大通风。需要注意的是,在晚上,我们还是要盖好小拱棚,以避免夜间温度过低,冻伤万寿菊的幼苗。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除草和间苗。
2、移栽技术
(1)地块选择
在大田种植万寿菊时,我们最好是选择土壤深厚、肥力中等、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等为宜。
(2)土壤处理
在开春之后,我们需要及时耙地保墒,并整地以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标准,随后结合冬翻全层施肥,每亩土地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并配合磷肥15-20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锌1-2公斤。在移栽前,每亩土地需要喷施48%氟乐灵100-120克,以防除田间杂草。
(3)移栽方法
万寿菊一般采用幅宽90厘米的膜下自压滴灌栽培,在移栽前,使用专用打孔器,按照株距35-40厘米打好孔以待移栽。移栽时间一般是4月20日-5月10日,一亩土地的理论株数为4000-4300株。移栽健苗的标准为:有2-3对真叶,无明显病虫危害,无病斑,株高需要在10-12厘米,茎粗达到0.25厘米以上。
3、大田管理
(1)中耕除草
在正式移栽后的6-8天,即可进行中耕。万寿菊的中耕,可以提高地温,以缩短幼苗缓苗时间,防除杂草。万寿菊的全生育期需要中耕2次,幼苗现行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第1次中耕,耕深以8-10厘米为宜。在头水之前,就要进行第2次中耕,耕深以18-20厘米最为适宜。
(2)施肥
万寿菊主要依靠采摘花朵多少来决定产量,每采摘一次花,就消耗一定养分,需要补足一定养分才能再次生产。因此,每采摘1-2次,我们就要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并添加杀菌剂,以防止植株早衰。在万寿菊生育期内必须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是在在中、后期进行根外追肥,可以减缓植株叶片老化、植株早衰和脱肥。尤其是在鲜花采收期,万寿菊植株对肥水需求量较大,特别容易出现缺水、脱肥现象。为了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后期鲜花产量,我们可以在每次鲜花采摘之后,每亩万寿菊喷施尿素300克、磷酸二氢钾300克或有机钾肥250克,以满足正常的养份供应。在花盛开的时期,我们必须进行根外追肥,喷施时间以下午6点以后最好。根外追肥以补施微量元素为主,应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短缺指标以及植株叶片表现的症状,并结合土壤养分的检测或植株营养诊断数据,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4、病虫害防治
在实际生产中,万寿菊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斑枯病等,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因地制宜的防治各种病害,特别是在花蕾前期、开花盛期。
(1)立枯病
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其症状表现为幼苗出土之后,在茎基部产生椭园形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凹陷,不断扩大之后,绕茎一周,最后茎基部收缩变细,整个幼苗直接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一般在出苗之后,我们结合浇水,采用50%多菌灵或50%代森锰锌1000-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7-10天防治一次,需要连续用药2-3次。
(2)斑枯病
斑枯病又称为黑斑病、褐斑病,一般是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刚开始在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展为黑褐色圆形成不规则形斑,在环境湿度大时,容易出现小黑点,病情严重时,病斑会逐渐融合成片,导致整个叶片变黄或变黑干枯。
防治方法:首先要避免连作,控制好栽培密度,在发病始期,我们可以喷洒5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或可杀得1000-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10-15天。在植株转入生殖生长后,我们每隔7-10天喷一次,并根据病情,有效防治3-5次。
(3)枯萎病
在初发病时,植株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为浅褐色,横剖维管束时,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为浅褐色,而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
防治方法:首先,我们要进行合理轮作,在发病始期,可以喷洒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1000倍液,也可选择上述药剂进行灌根处理,每株浇灌对好的药液0.4-0.5升,并视病情防治2-3次。
(4)蓟马和蚜虫
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中后期,特别容易发生蓟马危害。
防治方法:我们可以利用1.5%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和22%吡虫800-1000倍液进行交替叶面喷施,一般是5-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
结语:在万寿菊的栽培过程中,必须对当地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以及土壤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考虑,之后根据万寿菊自身的生物特性以及采用万寿菊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够在最大程度提高万寿菊的产量,进而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