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优信息网

数九天,苗木易受冻害的原因及部位

苗优信息网 https://article.ymebuy.cn 2020-01-04 18:11 出处:花医来帮忙 编辑:@优苗小苏
冬至已过,数九天来临,大风、降温、大雪和冻雨天气即将来临。寒潮来袭,随着温度的降低,持续时间的增长,我们苗木人需要提防冻害对植物的危害。

冬至已过,数九天来临,大风、降温、大雪和冻雨天气即将来临。寒潮来袭,随着温度的降低,持续时间的增长,我们苗木人需要提防冻害对植物的危害。


数九天,苗木易受冻害的原因及部位


数九天,苗木易受冻害的原因及部位


数九天,苗木易受冻害的原因及部位


数九天,苗木易受冻害的原因及部位


温度持续降低,我们园林人如何防冻防寒,保证苗木安全越冬,将园林植物灾害减少到最小?成了园林工作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做好冬季园林植物防寒工作势在必行!

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

一般来说,苗木的抗冻能力和树种、品种、原产地、枝条是否休眠、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枝条含水量、合理用水、低温来临状态、施肥、苗木性质、地势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

1、不同树种抗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雪松比油松抗冻;对不同品种而言,如油松就比马尾松抗冻。

2、对于原产地而言,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更强一些,原产南方虽经过长期驯化、过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郑州地区只有在小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3、对于枝条而言,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但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未经过低温锻炼;解除休眠丧失了抗寒能力。枝条抗寒能力的强弱,还与其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有关。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的越彻底,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4、枝条的含水量减少、越成熟(木质化程度),其抗寒能力越强。但含水量过少时,一旦出现生理缺水,反而更容易遭受冻害。

5、低温的来临状态对于寒害的产生影响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此时苗木还未经过抗寒锻炼,也来不及进行防寒措施,容易发生冻害。温度的日较差越大,意味着极端低温越低,冻害情况也越严重。连续低温持续时间长,冻害也越严重。温度急剧回升,也会加剧冻害发生。

6、对于苗木的性质,实生苗根系发达,比扦插苗抗冻能力强一些。

7、对于地势,一般阴面发生冻害要比阳面为轻。

8、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因素。


园林苗木易发生冻害部位

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之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或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3、主干、枝杈冻害

主干冻害,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由于在初冬和早春,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枝杈冻害,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表现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有的因导管破裂春季发生流胶。原因是由于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之故。同时,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常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