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拉丁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香樟树,别名樟、香樟、芳樟、油樟、樟木、乌樟、瑶人柴、栳樟、臭樟。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木兰亚纲;目:樟目;科:樟科;亚科:樟亚科;属:樟属;种:香樟。香樟属常绿大乔木,系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尤其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冷。适生于年平均温度16~17℃以上,绝对低温-7℃以上地域。香樟对土壤要求不严,于深厚肥沃的粘壤土、砂壤土及酸性土、中性土中发育均佳,在含盐量0.2%以下的盐碱土内亦可生长。
香樟树形高大,四季常绿,树冠舒展,枝叶繁茂,浓荫蔽日,枝叶秀美而富有芳香气味,在绿化中常作为行道树、公园景观,庭院树、风景林、防风林和隔音林带的优良树种。香樟对氯气、二氧化碳、氟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香樟的枝叶破裂散发香气,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除作用,生长季节病虫害少,也是重要的环保树种。
一般淮河—秦岭西北地区不易成活,尤其冬季气温低,容易冻死。
育苗。
一、籽播育苗。采种宜在秋季果实紫黑色时采收成熟种子,果实放箩筐内浸水2—3天 ,等果皮充分浸泡腐烂,取出揉搓,除去肉质果皮蜡层,洗净后晾干,勿在阳光下曝晒,避免失水油化。发芽率70%~90% ,混合湿沙贮藏。
早春时节播种,播前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小时 ,经过消毒杀菌后进行催芽,用 50 ℃ 温水浸种 3~4 遍,发芽率一般在 70%—90% , 2 月下旬作床播种,覆土厚 1.5—2.0cm ,发芽后约45天幼苗高3—4cm 时选阴天移入容器培育。容器杯高 15cm ,直径 8cm 。容器盛入营养土后放十天后使用,淋水保持湿润。一般容器苗培育一年,当苗高30cm左右 、地径 0.3cm ,可出圃移植。
二、扦插育苗。香樟可利用优良无性采穗条扦插育苗。将枝条截成长6-10cm ,包含 3 芽的插穗,插穗用 1%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浸泡消毒 10分钟 ,基部用浓6 300—500mg / L的生根剂浸泡半小时 。春插2月-3月进行,夏插5-6月进行。扦插方法采用直插法,扦插深度为 4cm ,浇足水,苗床喷施 1000~12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苗床用塑料薄膜遮盖,塑料薄膜上加盖二层 遮阳网,插苗生根前保持水分和适当温度。
挖苗。香樟最适宜栽植季节是暮春初夏的4-5月份。对于专业绿化来说其他季节也可以栽植,成活率略低。但每年11月-次年元月份是香樟最难成活季节,行尽量避免此时段栽植。挖苗时一定要挖出紧密的土球,土球与树径比例以8-10倍为宜,也就是胸径10公分香樟,要保证80公分大土球,以保证成活率。
修剪。栽植香樟修剪也很重要,修剪本着冠形饱满优美,保留枝叶健康无伤病,不偏冠。根据树的大小保留分枝层级。
一般胸径12公分以下树,保留2-3级分枝即可,要是20公分以上大树可保留3-5级分枝。
一棵树一级分枝保留3-5个,每个一级分枝保留2个二级分枝,一个二级分枝再保留2个三级分枝,以此类推。
打穴填土浇水。坑穴一般比栽植香樟土球大20%-30%为宜。深度以浅于土球高5-10公分为宜。以细碎营养土填穴为佳,高于地面用土打树围子,以便于浇水灌溉,树穴用木棍将土捣实,浇透水,第一次水也叫定根水。
养护。三日后浇第二遍水,也要浇透。间隔一周左右浇三遍水。浇水时,兼顾喷洒树冠和树干。在夏天蒸发量大,要根据树的吸收情况适时补水。一般胸径15公分以下香樟,养护期二年。15公分以上大树视情况养护三年以上。
在养护期间,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注:本文在介绍香樟种源部分,有引用其他文献资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