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了许多身影,‘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这些生动而又恰当的词语正是诠释了盆景的内涵,突出了盆景的意义。盆景虽美,但以下这几种植物虽深受人们喜爱却总是养护不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松树类。因松树是根菌共生,所以采桩时无论怎样保护土球的完整性,都会或多或少的破坏了它的根部生长环境,再加上由无拘无束的大自然生长环境一下变成小小的花盆之中,难以让其适应。但只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它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成活便不成问题。所以采挖时要尽最大可能保持原土球的完整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小叶鼠李。北方也叫麻利疙瘩,下山死,学名小叶鼠李,鼠李科。小叶鼠李不好养护是出了名的,对的起它的称号‘下山死’,顾名思义下山即死。也许有人说既然难养,那还为何请它下山,因为鼠李植株天然矮小,叶片小而密,枝干造型各异,枝条天然成鸡爪枝,不用过的的人为干涉,稍加时日便可得到一株形神兼备的上等盆景。
笔者近年来也栽种了许多,但成活下来的却了了无及,只有两棵小桩已安全度过了两个春秋。在采桩时间上年前比年后好些,大约在阴历十月份前后采桩,也是尽量带土球,因鼠李野外生长环境恶劣,经常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若带不出土球,则可带些原土,这样移栽后才会最大限度的换回它的记忆,尽早生根成活。
笔者以为鼠李和松树一样裸根移植很难成活,所以采桩时带不出原土球的植株尽量不要浪费资源,让它在野外自由自在的生长却也是明智之举。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杜鹃花。杜鹃一般生长在川,贵等高海拔地区,因高山地区环境湿润,气候适宜,所以适应杜鹃的生长。而正是杜鹃的生长习性在北方养护才会变的尤其困难。首先说北方气候不稳定,温度差别大,这就给杜鹃生长带来不利,冬季稍有不慎就会冻死。而夏季不注意遮阴也会被无情的晒死,所以养好杜鹃首要问题是控制好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最大限度的模拟大自然的生存环境,这样养好杜鹃也就不成问题了。
朋友们你们觉得还有哪些物种的植物很难养护,欢迎留言讨论,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共同努力。
精彩评论